梗阻性分娩所致的产时出血,伴子宫破裂Intrapartum haemorrhage resulting from obstructed labour with uterine rupture
编码JA42.1
关键词
索引词Intrapartum haemorrhage resulting from obstructed labour with uterine rupture、梗阻性分娩所致的产时出血,伴子宫破裂
缩写梗阻性分娩出血伴子宫破裂、梗阻性产时出血-子宫破裂、Obstructed-labor-hemorrhage-with-uterine-rupture
别名梗阻性分娩出血并子宫破裂、梗阻性分娩导致的子宫破裂出血、难产子宫破裂出血、分娩梗阻伴子宫破裂出血、Obstructed-delivery-bleeding-with-ruptured-uterus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具有病因
JB06 其他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JB06.3
其他胎儿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6.Y
其他特指的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6.Z
未特指的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6.1
双胎交锁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6.0
肩难产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6.2
胎儿过大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 胎儿的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JB04.0
胎头旋转不全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5
复合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1
臀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Y
其他胎儿的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Z
未特指的胎儿的胎位不正或先露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3
额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4
肩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4.2
面先露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 母体骨盆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
JB05.3
骨盆出口或中腔狭窄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1
均小骨盆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5
母体盆腔器官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4
未特指的胎盆不称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Y
其他母体骨盆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Z
未特指的母体骨盆异常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0
变形骨盆引起的梗阻性分娩JB05.2
骨盆入口狭窄引起的梗阻性分娩梗阻性分娩所致的产时出血,伴子宫破裂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梗阻性分娩所致的产时出血,伴子宫破裂(ICD-11编码:JA42.1)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或母体原因导致的产道梗阻,引发异常宫缩压力,使子宫肌层发生全层或部分撕裂。子宫破裂伴随急性出血,可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及胎儿窘迫,属产科急危重症。
病因学特征
-
梗阻性难产:
- 胎儿因素:如巨大儿、胎位异常(横位、肩先露)、胎儿畸形(如脑积水)等导致胎先露下降受阻。
- 母体因素:骨盆狭窄或形态异常(如佝偻病骨盆)阻碍胎儿通过。
-
宫缩过强:
- 自然宫缩过强或医源性因素(如过量催产素使用)在梗阻未解除时,使子宫下段过度拉伸。
-
子宫结构缺陷:
- 瘢痕子宫(如既往剖宫产、子宫手术史)或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如单角子宫),形成肌层薄弱区域。
病理机制
-
子宫破裂过程:
- 不完全破裂:子宫肌层部分撕裂,浆膜层完整,出血多局限于阔韧带内。
- 完全破裂:肌层及浆膜层全层断裂,宫腔与腹腔相通,胎儿可能部分或全部排入腹腔,引发致命性出血。
-
出血机制:
- 破裂部位血管断裂导致急性失血,完全破裂时子宫动脉分支损伤可致腹膜后血肿。
- 子宫收缩乏力进一步加重出血,因破裂后子宫失去完整结构无法有效收缩。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腹痛:突发持续性剧痛,宫缩停止后疼痛不缓解,可出现腹膜刺激征。
- 出血表现:外出血量常与休克程度不符(提示隐匿性内出血),部分可见阴道流血。
- 生命体征恶化:进行性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意识改变等失血性休克征象。
- 胎心异常:胎心率急剧减速或消失,是子宫破裂的敏感指标。
参考文献:《妇产科学》专科课件14、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威廉姆斯产科学》第25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产科急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