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与胎盘疾病相关的孕产妇医疗Unspecified Maternal care related to placental disorders
编码JA8A.Z
关键词
索引词Maternal care related to placental disorders、未特指的与胎盘疾病相关的孕产妇医疗、与胎盘疾病相关的孕产妇医疗
缩写未特指胎盘疾病孕产妇医疗、NOS-Placental-Disorders-Maternal-Care
别名未明确的胎盘疾病相关医疗、未具体说明的胎盘疾病孕产妇管理、不特指的胎盘疾病妊娠期治疗、未详细说明的胎盘病状孕妇护理
未特指的与胎盘疾病相关的孕产妇医疗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影像学确诊:
- 经会阴/经腹超声:明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关系(完全覆盖/部分覆盖/边缘型)。
- MRI检查:T2加权像显示胎盘内低信号带、子宫肌层中断(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性>90%)。
- 病理学检查:
- 分娩后胎盘病理检查发现绒毛异常侵入肌层(胎盘粘连/植入/穿透)。
- 影像学确诊:
-
必须条件(需同时满足):
- 妊娠≥20周:胎盘位置或功能异常相关症状出现于妊娠中晚期。
- 影像学证据:超声/MRI显示胎盘位置异常(覆盖宫颈内口或植入肌层)或结构异常(胎盘增厚>5cm)。
- 典型临床表现:
- 无痛性阴道流血(前置胎盘)
- 突发腹痛伴子宫强直收缩(胎盘早剥)
-
支持条件(满足任意2项):
- 高危因素:瘢痕子宫(剖宫产≥2次)、高龄妊娠(≥35岁)、反复宫腔操作史。
- 实验室异常: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Hb<100g/L)
- 纤维蛋白原<3g/L或D-二聚体>5mg/L
- 胎儿监护异常:
- 胎心监护显示晚期减速或变异缺失(提示胎儿窘迫)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首选)
│ ├─ 经腹超声(胎盘定位)
│ └─ 经会阴超声(宫颈内口评估)
└─ MRI检查(复杂病例)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Hb、PLT动态监测)
├─ 凝血功能(Fib、D-二聚体)
└─ 生化检查(肝肾功评估)
── 胎儿监护
├─ 胎心监护(NST/OCT)
└─ 生物物理评分
── 侵入性检查(谨慎实施)
└─ 阴道检查(备血条件下) -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前置胎盘分级:完全型(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部分型(覆盖部分内口)、边缘型(距内口<2cm)。
- 胎盘早剥征象:胎盘后血肿(低回声区)或绒毛膜板隆起。
- 动态监测:妊娠32周前发现胎盘低置需每4周复查,32周后每2周评估。
- MRI检查:
- 胎盘植入深度分级:
- 粘连型:胎盘与肌层界面模糊
- 植入型:胎盘突入肌层>50%
- 穿透型:胎盘穿透浆膜层
- 凝血功能判读:
- Fib<2g/L + PLT<100×10⁹/L → 启动DIC预警
- D-二聚体>10mg/L → 提示广泛血管内凝血
- 超声检查: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110g/L:
- 提示活动性出血(每下降10g/L≈失血500ml)
- 处理:输注浓缩红细胞(Hb<70g/L或症状性贫血)
- 血小板<100×10⁹/L:
- 警惕DIC或HELLP综合征
- 处理:输注血小板(PLT<50×10⁹/L或有出血倾向)
- 血红蛋白<110g/L:
-
凝血功能:
- 纤维蛋白原<3g/L:
- 胎盘早剥患者预示子宫切除风险增加3倍
- 处理:补充冷沉淀(目标Fib>2g/L)
- D-二聚体>5mg/L:
- 提示微血管血栓形成,需评估肝肾功能
- 纤维蛋白原<3g/L:
-
生化指标:
- 血清乳酸>4mmol/L:
- 提示组织灌注不足(失血性休克或胎盘早剥)
- 肌酐>97μmol/L:
- 警惕急性肾损伤(严重出血或DIC导致)
- 血清乳酸>4mmol/L: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结合影像学定位(超声/MRI)与高危因素分析,动态监测实验室指标变化。
- 处置要点:
- 完全性前置胎盘妊娠34周前需绝对卧床+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
- 胎盘早剥伴DIC需立即启动大量输血方案(红细胞:血浆:血小板=1:1:1)
- 预警阈值:
- 单次阴道出血>200ml或Hb下降>20g/L → 急诊剖宫产指征
- 胎心监护持续Ⅲ类图形 → 30分钟内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胎盘植入性疾病诊断和处理指南(2023)》
-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222《胎盘异常附着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