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异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后其他静脉并发症Other venous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abortion, ectopic or molar pregnancy
编码JA05.7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venous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abortion, ectopic or molar pregnancy、流产、异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后其他静脉并发症、妊娠流产后血栓、流产后血栓形成
缩写流产后静脉并发症、异位妊娠后静脉并发症、葡萄胎妊娠后静脉并发症
别名流产后下肢血栓、异位妊娠后下肢血栓、葡萄胎妊娠后下肢血栓、流产后静脉血栓、异位妊娠后静脉血栓、葡萄胎妊娠后静脉血栓、流产后DVT、异位妊娠后DVT、葡萄胎妊娠后DVT、流产后非特指静脉并发症、异位妊娠后非特指静脉并发症、葡萄胎妊娠后非特指静脉并发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关联情况
BD75 下肢以外部位的静脉曲张
BD75.Y其他特指部位的静脉曲张BD75.Z未特指部位的静脉曲张BD75.3盆腔静脉曲张BD75.0舌下静脉曲张BD75.1阴囊静脉曲张BD75.2外阴静脉曲张BD75.2静脉血栓栓塞BD73 获得性全身性静脉异常
BD73.3获得性冠状静脉窦异常BD73.Y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全身性静脉异常BD73.Z未特指的获得性全身性静脉异常BD73.1获得性上腔静脉异常BD73.21内脏静脉阻塞BD73.20外周静脉阻塞BD73.2体静脉阻塞BD73.2Y其他特指的体静脉阻塞BD73.2Z未特指的体静脉阻塞BD73.0获得性下腔静脉异常BD74 慢性下肢外周静脉功能不全
BD74.11静脉曲张伴小隐静脉反流BD74.31复发性下肢静脉性溃疡BD74.32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BD74.12静脉曲张不伴主干静脉反流BD74.10静脉曲张伴大隐静脉反流BD74.Z未特指的慢性下肢外周静脉功能不全BD74.30原发性下肢静脉性溃疡BD74.2脂肪皮肤硬化症BD74.1下肢静脉曲张BD74.1Z下肢静脉曲张,未进一步特指BD74.0无并发症的下肢静脉高压BD74.3下肢静脉性溃疡BD74.3Z未特指的下肢静脉性溃疡BD70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
BD70.1上肢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BD70.3胸腹壁血栓性静脉炎BD70.0下肢浅表血栓性静脉炎BD70.2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BD70.Y其他特指的浅表血栓性静脉炎BD70.Z未特指的浅表血栓性静脉炎BD70.Z其他特指的静脉疾病BD70.Z未特指的静脉疾病BD71 深静脉血栓形成
BD71.2肾静脉血栓形成BD71.0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BD71.1腔静脉血栓形成BD71.3髂静脉血栓形成BD71.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BD71.Y其他特指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流产、异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后其他静脉并发症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流产、异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后的其他静脉并发症(ICD-11编码:JA05.7)是指在经历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异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之后,患者出现的一系列非特指性的静脉系统问题。这些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手术操作后或者妊娠终止后的恢复期内,主要涉及血栓形成及其他相关静脉疾病。
病因学特征
-
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
- 高凝状态:妊娠本身即为一种生理性高凝状态,以防止分娩过程中过多出血。但这也增加了血栓风险。流产后这种高凝倾向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 血管损伤:无论是通过外科手段还是药物方法进行流产,均有可能对血管造成直接伤害,从而促进局部血栓形成。
- 血液滞留:术后长时间卧床休息或活动减少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流减慢,有利于血栓发生。
- 炎症反应:子宫内膜剥离或其他生殖道操作引发的急性炎症可以激活凝血因子,增加血栓事件的风险。
-
特定情况下的风险因素:
- 既往病史:个人或家族中有血栓性疾病历史者更容易受到影响。
- 激素水平变化:使用某些类型的避孕药具或激素替代疗法也可能提升血栓发生的几率。
- 免疫系统异常: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条件可显著提高血栓形成概率。
- 解剖结构变异:如May-Thurner综合征(左侧髂总静脉受右侧髂动脉压迫),此类先天性或获得性解剖缺陷会加重静脉回流障碍,进而诱发血栓。
病理机制
-
血栓形成过程:
- 血液成分在受损血管壁表面聚集并逐渐扩展,最终形成固体团块阻塞血管腔隙。
- 随着时间推移,部分新鲜血栓可能会溶解,但也有可能进一步蔓延至更大范围的血管网络中。
- 若未得到及时处理,脱落的小血栓还可能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等远端器官引起栓塞。
-
组织缺血表现:
- 当主要供血通道被堵塞时,相应区域将因缺乏足够氧气及营养物质而出现功能障碍甚至坏死。
- 在肢体部位表现为肿胀疼痛;若影响到重要脏器,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威胁。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疼痛: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多位于受影响侧的下肢,呈钝痛或刺痛性质。
- 肿胀:患处明显膨胀,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有硬结感。
- 皮肤颜色改变:可能出现发绀或苍白现象,提示血液循环受阻。
- 呼吸困难:如果血栓迁移到肺部形成肺栓塞,则病人会出现急促呼吸、胸闷等症状。
参考文献:《Fields Virology》等病毒学及免疫学研究资料;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对于上述内容的具体描述,请参阅以及等相关专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