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器引起的产瘤Chignon due to birth injury

更新时间:2025-06-18 10:48:47
编码KA42.2

关键词

索引词Chignon due to birth injury、吸引器引起的产瘤
缩写产瘤
别名吸引器引起的头皮水肿、胎头吸引器引起的产瘤、吸杯引起的产瘤、吸引器导致的头皮肿胀、吸引器造成的头皮水肿

(KA42.2)吸引器引起的产瘤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新生儿无法主诉症状,但临床观察提示:

  1. 局部不适感(推测性):
    • 可能在吸引器吸杯放置区域存在轻微触痛,表现为接触时哭闹增加(但缺乏客观研究数据支持)。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核心体征

  1. 头皮局限性肿胀

    • 位置:严格对应吸引器吸杯的放置区域(如枕部或顶部)。
    • 形态: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直径通常与吸杯大小一致(2-5cm)。
    • 质地:柔软、无波动感(与头颅血肿的硬韧感相区别)。
    • 出现几率:几乎必然发生(>95%真空吸引助产案例中出现)。
  2. 皮肤改变

    • 颜色:正常肤色或轻微淤青(10%-20%案例伴毛细血管破裂)。
    • 凹陷性水肿:按压后可见短暂压痕(特征性表现,100%存在)。
  3. 消退特征

    • 时间窗:通常在出生后6-12小时内完全吸收(无需干预)。
    • 演变过程:肿胀范围逐渐缩小,边界模糊化。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实验室检查

    • 无特异性异常: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正常(除非合并其他产伤)。
  2. 影像学表现

    • 超声检查:仅显示皮下组织水肿,无血肿或骨膜下积液(可与头颅血肿鉴别)。
    • X线/CT:无骨质损伤(排除颅骨骨折)。

重要鉴别点

  • 与头颅血肿(KA42.1)的区别:产瘤不跨颅缝、质地柔软、消退迅速;而头颅血肿局限在单块颅骨骨膜下,质地较硬,消退需数周。
  • 与胎头水肿(KA42.Y)的区别:胎头水肿为产道压迫所致,边界弥散且跨颅缝,而产瘤严格局限在吸引器作用区域。

文献支持: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指南,真空吸引助产中产瘤发生率接近100%,但属良性过程(FIGO, 2021)。影像学特征参考《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规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