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偏头痛Unspecified Migraine
编码8A80.Z
关键词
索引词Migraine、未特指的偏头痛、偏头痛
缩写Migraine-NS、偏头痛-未特指
别名搏动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Vascular-Neuralgic-Headache
未特指的偏头痛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符合ICHD-3核心标准:
- ≥5次头痛发作,每次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时)
- 头痛至少满足以下2项特征:
- 单侧部位
- 搏动性疼痛性质
- 中或重度疼痛强度
- 日常活动(如行走)加重头痛
- 头痛期至少伴随1项:
- 恶心和/或呕吐
- 畏光和畏声
- 排除其他头痛亚型:
- 不符合有先兆偏头痛(视觉/感觉/语言症状)
- 不符合慢性偏头痛(每月头痛≥15天)
- 符合ICHD-3核心标准: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前驱症状(发作前24-48小时):
- 颈部僵硬、疲劳、情绪变化(敏感性≥60%)
- 诱发因素:
- 激素波动(女性月经周期关联性≥40%)
- 感觉刺激(强光/噪音,敏感性≥70%)
- 睡眠紊乱(发作风险增加2-3倍)
- 前驱症状(发作前24-48小时):
-
阈值标准:
- 同时满足"必须条件"所有条款即可确诊
- 若症状不典型,需满足:
- 典型头痛特征(单侧+搏动性)
- 至少2项自主神经症状(恶心+畏光/畏声)
- 影像学排除继发性头痛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诊评估] --> B{神经系统检查} A --> C{头痛日记记录} B --> D[正常体征] C --> E[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D --> F[红旗征筛查] E --> G[模式分析] F --> H{高危指征?} H -->|否| I[临床诊断] H -->|是| J[进阶检查] J --> K[脑部MRI] J --> L[CT血管成像] J --> M[脑脊液分析]
-
神经系统检查:
- 判断逻辑:
- 正常结果支持原发性头痛诊断
- 异常体征(如视乳头水肿)需紧急排除肿瘤/出血
- 判断逻辑:
-
头痛日记:
- 判断逻辑:
- ≥5次典型发作(4-72小时)符合ICHD-3标准
- 月经周期关联性>50%支持激素相关性
- 判断逻辑:
-
进阶影像学:
- MRI判断逻辑:
- T2/FLAIR白质高信号需鉴别多发性硬化
- 正常结果排除结构性病变(敏感度>95%)
- MRA/CTA判断逻辑:
- 血管狭窄/动脉瘤提示继发性头痛
- MRI判断逻辑: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升高(>5 mg/L):
- 提示系统性炎症,需排除巨细胞动脉炎
- 血沉(ESR)增快(>20 mm/h):
- 可能关联自身免疫性疾病
- C反应蛋白(CRP)升高(>5 mg/L):
-
激素检测:
- 雌二醇波动(月经周期第1-3天下降50%):
- 支持月经性偏头痛亚型诊断
- 甲状腺功能异常(TSH<0.4或>4.0 mIU/L):
- 需治疗原发病并观察头痛改善
- 雌二醇波动(月经周期第1-3天下降50%):
-
血清CGRP检测:
- 发作期升高(>40 pg/mL):
- 证实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
- 预示抗CGRP药物治疗敏感性
- 发作期升高(>40 pg/mL):
-
基因检测:
- CACNA1A/ATP1A2突变阳性:
- 提示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风险(需重新分型)
- CACNA1A/ATP1A2突变阳性:
四、诊断流程要点
- 核心确诊:依赖ICHD-3临床标准,实验室/影像学主要用于排除鉴别诊断
- 红旗征识别:
- 突发雷击样头痛→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
- 50岁后新发头痛→排除颞动脉炎
- 治疗性诊断:
- 曲坦类药物有效(疼痛2小时内缓解≥50%)支持偏头痛诊断
参考文献:
- ICHD-3(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三版)
- Neurology期刊《偏头痛诊断循证指南》
- Cephalalgia《偏头痛生物标志物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