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继发性肌病Other specified Secondary myopathies

更新时间:2025-06-18 16:41:54
编码8C8Y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ary myopathies、其他特指的继发性肌病、其他毒性物质引起的肌病、某些特指的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肌病、继发性肌肉萎缩、分类于他处的肌病引起的肌肉萎缩
缩写Other-specified-secondary-myopathy、OSM
别名继发性肌病-其他特指类型、特殊类型继发性肌肉病变、其他明确类型的继发性肌病

其他特指的继发性肌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

    • 肌肉活检病理学证据
      • 显示特征性病理改变(如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坏死/再生、脂肪或结缔组织替代)。
      • 特异性染色或免疫组化证实代谢产物蓄积(如糖原、脂质)或线粒体异常。
  2. 必须条件

    • 原发疾病或暴露史
      • 明确存在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内分泌疾病(甲亢/甲减、糖尿病)、慢性感染(HIV)、代谢性疾病或长期药物暴露史(糖皮质激素、他汀类)。
    • 肌肉功能障碍证据
      • 近端肌群无力(徒手肌力测试≤4级)伴/不伴肌萎缩。
      • 血清肌酸激酶(CK)≥正常上限1.5倍(非药物性肌病可正常)。
  3. 支持条件

    • 电生理异常:肌电图(EMG)显示肌源性损害(短时限、低波幅运动单位电位)。
    • 影像学特征:肌肉MRI显示T2高信号(水肿)或脂肪浸润(STIR序列高信号)。
    • 血清抗体阳性:抗Jo-1、抗Mi-2等肌炎特异性抗体(提示免疫介导性肌病)。
  4.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或同时满足"必须条件+2项支持条件"可确诊。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实验室检查
    │ ├── 血清肌酶谱(CK、LDH、ALT/AST)
    │ ├── 自身抗体检测(ANA、肌炎抗体谱)
    │ └── 内分泌代谢评估(TSH、HbA1c、维生素D)
    ├── 电生理检查
    │ └── 肌电图(EMG)
    ├── 影像学检查
    │ ├── 肌肉MRI(脂肪抑制序列)
    │ └── 胸部CT(排除间质性肺病)
    └── 病理学检查
    └── 肌肉活检(开放或穿刺)

  2. 判断逻辑

    • 血清CK升高
      • 500 U/L提示急性肌肉损伤(药物性/炎性肌病);正常值不排除代谢性或内分泌性肌病。

    • 肌电图
      • 肌源性损害需排除神经源性病变(如运动神经元病)。
    • 肌肉MRI
      • 近端肌群水肿(T2高信号)提示活动性炎症;脂肪浸润(T1高信号)提示慢性病变。
    • 肌肉活检
      • 炎性浸润(CD8+ T细胞)支持免疫性肌病;镶边空泡提示药物性线粒体损伤。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清CK 男性:38-174 U/L >500 U/L:急性肌肉损伤(他汀肌病、炎性肌病)
正常:可能为代谢性或激素性肌病
抗Jo-1抗体 阴性 阳性提示抗合成酶综合征,需排查间质性肺病
游离T4 0.8-1.8 ng/dL 降低(甲减性肌病):CK轻中度升高(<1000 U/L)伴肌痛
25-OH维生素D 30-100 ng/mL <20 ng/mL:肌无力加重因素,需补充治疗
乳酸(静息) 0.5-2.2 mmol/L 运动后显著升高提示线粒体肌病
尿肌球蛋白 阴性 阳性提示横纹肌溶解(需紧急处理)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原发疾病关联性+肌肉损伤证据(CK/EMG/活检)。
  • 关键鉴别:需排除遗传性肌病(基因检测)和神经源性损害(神经传导检查)。
  • 治疗导向:针对病因干预(如停用致病药物、控制甲减)比单纯肌病治疗更重要。

参考文献

  1. ICD-11临床实践指南(2023修订版)
  2. 《神经肌肉疾病诊断学》(第5版,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3. 欧洲神经病学联盟(EFNS)肌病诊疗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