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虹膜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 of ir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6:05:26
编码2D07.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 of iris、未特指的虹膜恶性肿瘤、虹膜恶性肿瘤
缩写UM、UMI
别名虹膜黑色素瘤、虹膜癌症、虹膜恶性黑色素瘤

未特指的虹膜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恶性细胞特征(如核异型性、高核质比、异常分裂象),并排除已知亚型(虹膜黑色素瘤、恶性上皮源性肿瘤等)。
    • 免疫组化染色:需满足至少两项恶性标志物阳性(如Ki-67>10%,p53突变蛋白过表达,HMB-45/S-100阴性以排除黑色素瘤)。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虹膜占位性病变:裂隙灯或UBM证实虹膜表面结节状/弥漫性增厚(厚度≥1.5mm),边界不清伴新生血管。
    • 恶性生物学行为:存在局部侵犯证据(房角受累、睫状体浸润或前房积血)。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继发性青光眼:眼压持续>21 mmHg(需排除原发性青光眼)。
    • 炎症反应:前房炎症细胞≥++(分级标准:0~+++)。
    • 影像学特征:UBM显示肿瘤浸润深度>1/2虹膜厚度,MRI显示T1中等信号/T2低信号。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 初步筛查 │
    │ (裂隙灯+房角镜) │
    └──────────┬────────────┘

    ┌──────────┴────────────┐
    │ 影像学评估 │
    ├───────────────┬───────┤
    │ UBM │ 增强MRI │
    └───────────────┴───────┘

    ┌──────────┴────────────┐
    │ 确诊性检查 │
    │ (病理活检+免疫组化) │
    └───────────────────────┘

  2. 判断逻辑

    • 裂隙灯检查
      • 阳性:虹膜色素异常/结节直径>3mm → 提示需UBM评估浸润深度。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 浸润深度>1/2虹膜厚度 → 高度怀疑恶性,需病理活检。
      • 房角闭塞 → 预示继发性青光眼风险。
    • 增强MRI
      • T2低信号 + 强化不均 → 支持恶性肿瘤(敏感性85%)。
    • 病理活检
      • 细针穿刺:阴性不能排除恶性(假阴性率30%),需手术切除确诊。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眼压测量

    • >21 mmHg:提示继发性青光眼,需紧急降眼压治疗。
    • 动态监测升高:反映肿瘤进展或房角侵犯加重。
  2. 前房炎症指标

    • 细胞++/闪辉+:提示肿瘤相关炎症,需抗炎治疗。
    • 前房积血:提示肿瘤血管破裂,需止血并评估出血量。
  3. 免疫组化标记

    • Ki-67>15%:提示高增殖活性,预后不良。
    • p53阳性:抑癌基因失活,需密切随访转移风险。
  4. UBM定量参数

    • 浸润深度>1.5mm:手术范围需扩大至相邻结构。
    • 房角侵犯>180°:需联合抗青光眼手术。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排除已知亚型。
  • 关键辅助检查:UBM评估局部侵犯,MRI排除眼外扩散。
  • 实验室预警:眼压骤升/Ki-67高表达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眼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AJCC《眼肿瘤分期指南》
《中华眼科杂志》眼内肿瘤诊疗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