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肾(除外肾盂)恶性肿瘤Un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kidney, except renal pelvis
编码2C90.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kidney, except renal pelvis、未特指的肾(除外肾盂)恶性肿瘤、肾(除外肾盂)恶性肿瘤、肾癌、肾原发性恶性肿瘤、肾恶性肿瘤、肾恶性肿瘤,NOS、转移性肾脏恶性肿瘤[原发性肾脏恶性肿瘤扩散至他处]、转移性肾恶性肿瘤[原发性肾恶性肿瘤扩散至他处]
缩写Renal-Cell-Carcinoma、RCC
别名肾实体瘤、肾部恶性肿瘤
未特指的肾(除外肾盂)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肾脏肿瘤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并排除肾盂起源(需明确标注"未特指类型")。
- 免疫组化标记支持肾实质来源(如PAX8、CAIX阳性)。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影像学特征:
- CT显示肾脏孤立性肿块伴"快进快出"强化模式(透明细胞癌特征)。
- MRI可见T2加权低信号肿块伴假包膜(乳头状肾细胞癌特征)。
- 典型临床表现:
- 三联征(血尿、腰痛、腹部包块)至少出现一项。
- 副瘤综合征表现(高血压、高钙血症、红细胞增多症)。
- 典型影像学特征: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法获取病理标本,需同时满足:
- 典型影像学特征(CT/MRI评分≥4分)
- 临床进展符合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如体积倍增时间<400天)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影像学评估
├─超声(初筛)
├─增强CT(金标准)
│ ├─平扫期
│ ├─皮质期(25-30秒)
│ └─排泄期(3-5分钟)
├─MRI(疑难病例)
│ ├─T1/T2加权
│ └─扩散加权成像
└─骨扫描/脑MRI(转移评估) -
判断逻辑:
- 超声:
- 敏感性80%:发现>1cm实性肿块(Bosniak III-IV级)提示恶性可能
- 增强CT:
- 透明细胞癌:皮质期明显强化(CT值增加>100 HU)
- 乳头状癌:渐进性轻中度强化(CT值增加30-50 HU)
- MRI:
- 嫌色细胞癌:T2加权"轮辐状"低信号
- 囊性肾癌:多房囊性病变伴强化分隔
- 超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尿液分析:
- 镜下血尿(≥3 RBC/HPF):提示肿瘤侵犯集合系统(特异性60%)
- 尿脱落细胞学阳性:提示高级别肿瘤(敏感性仅15%)
-
血液检查:
- 血红蛋白>16 g/dL:提示副瘤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异性90%)
- 校正钙>10.5 mg/dL:提示骨转移或PTHrP分泌(需排除原发性甲旁亢)
- LDH>220 U/L:提示肿瘤负荷较大(预后不良指标)
-
分子标志物:
- VHL基因突变:支持透明细胞癌诊断(检出率>70%)
- MET基因扩增:提示乳头状癌Ⅱ型(靶向治疗敏感)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组织病理学是唯一确诊依据,需明确标注"未特指类型"。
- 影像学优先:增强CT应作为首选评估手段,Bosniak分级与强化特征决定良恶性判断。
- 实验室价值:异常指标(如高血红蛋白、高钙血症)可提示副瘤综合征,但无诊断特异性。
参考文献:
- NCCN肾癌临床实践指南(2023)
- WHO泌尿系统肿瘤分类(2022第5版)
- Radiology. 2021;299(2):326-345(肾肿瘤影像诊断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