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部位骨和的关节软骨的尤文氏肉瘤Unspecified Ewing sarcoma, primary site
编码2B52.Z
关键词
索引词Ewing sarcoma, primary site、未特指部位骨和的关节软骨的尤文氏肉瘤、原发部位尤文氏肉瘤、未特指部位的尤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peripheral neuroectodermal tumour [PNET]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缩写EWS、ES
别名尤文肉瘤、尤文氏肿瘤、尤因氏肉瘤、小圆细胞恶性肿瘤
未特指部位骨和关节软骨的尤文氏肉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伴CD99(MIC2)膜强阳性(阳性率>95%)。
- NKX2.2核阳性(特异性>90%)。
- 分子遗传学证据:
- FISH或RT-PCR检测到EWSR1基因重排(阳性率>85%)。
- 特异性融合基因检测(如EWSR1-FLI1、EWSR1-ERG)。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影像学特征:
- X线显示溶骨性破坏伴"洋葱皮"样骨膜反应(敏感性80%-90%)。
- MRI显示T2WI高信号病灶伴软组织肿块(敏感性>95%)。
- 临床表现:
- 青少年患者(80%发生于20岁以下)出现夜间加重的骨痛。
- 可触及质硬肿块伴局部软组织肿胀。
- 典型影像学特征:
-
排除标准:
- 需排除淋巴瘤(LCA阳性)、神经母细胞瘤(NSE阴性)等其他小圆细胞肿瘤。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
│ 初始检查:X线平片 │
└───────────────┘
↓
┌───────────────┐
│ 局部精查:MRI增强扫描 │
└───────────────┘
↓
┌─────────────────┐
│ 全身评估:全身骨扫描/PET-CT │
└─────────────────┘
↓
┌───────────────┐
│ 转移灶筛查:胸部CT/腹部超声 │
└───────────────┘ -
判断逻辑:
- X线平片:发现溶骨性破坏或骨膜反应时,需立即进行MRI检查。
- MRI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强化程度>30%提示高度恶性可能。
- PET-CT:SUVmax>8.0时需警惕骨转移(敏感性85%)。
- 全身骨扫描:发现多灶性放射性浓聚提示骨转移(特异性75%)。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核心实验室指标:
-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 ≥480 U/L提示高肿瘤负荷,预后不良(HR=2.3)。
- 红细胞沉降率(ESR):
- ≥50 mm/h提示疾病活动期(敏感性60%)。
-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
病理诊断标志物:
- CD99(MIC2)膜强阳性:
- 需结合分子检测排除淋巴瘤(特异性仅60%)。
- NKX2.2核阳性:
- 对尤文氏肉瘤家族肿瘤特异性>90%。
- CD99(MIC2)膜强阳性:
-
分子检测项目:
- EWSR1断裂探针FISH阳性:
- 检测阈值:≥15%细胞显示分离信号。
- FLI1/ERG融合基因检测:
- 阴性结果需扩大检测其他罕见融合类型(如FUS-NR4A3)。
- EWSR1断裂探针FISH阳性: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病理形态+免疫组化(CD99+NKX2.2)+分子检测(EWSR1重排)。
- 影像学评估需遵循阶梯式流程:X线→MRI→PET-CT,明确原发灶与转移范围。
- 实验室异常指标(LDH/ESR)主要用于预后评估,不作为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 WHO《骨与软组织肿瘤分类(第5版)》
- NCCN《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 《中国尤文氏肉瘤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