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Unspecified 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
编码2B30.1Z
关键词
索引词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未特指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未特指型 [possible translation]、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未特指型、霍奇金肉芽肿、霍奇金副肉芽肿、霍奇金副肉芽肿,结节状、霍奇金肉瘤
缩写CHL
别名经典型霍奇金氏淋巴瘤、经典霍奇金氏病
未特指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2B30.1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理学证据:
- 组织活检发现典型的Reed-Sternberg(R-S)细胞及其变体(Hodgkin细胞)。
- 免疫组化显示:CD30阳性(≥95%病例)和CD15阳性(≥80%病例)。
- 排除其他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亚型(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
- 病理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B症状:
- 持续发热(≥38°C超过3天)
- 夜间盗汗(需更换衣物/床单)
- 6个月内体重减轻>10%
- 影像学证据:
- CT/PET-CT显示多区域淋巴结肿大(颈部、纵隔、腹膜后等)
- 脾脏肿大(影像学长径≥13 cm)
- 炎症标志物异常:
- 红细胞沉降率(ESR)≥50 mm/h
-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正常上限1.5倍
- B症状:
-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若免疫组化不典型(如CD15阴性),需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R-S细胞形态学证据
- 分子检测检出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
二、辅助检查
-
病理诊断树:
┌───────────────┐
│ 淋巴结/肿块活检 │
├───────────────┤
│ 常规HE染色 │
│ (R-S细胞鉴定) │
├───────────────┤
│ 免疫组化检测 │
│ ► CD30、CD15、PAX5 │
│ ► LCA、CD20、CD3 │
├───────────────┤
│ 分子检测(必要时) │
│ ► IgH基因重排 │
└───────────────┘ - 影像学检查树:
┌───────────────┐
│ 基线评估 │
├───────────────┤
│ 胸部/腹部/盆腔增强CT │
├───────────────┤
│ 全身PET-CT │
│(Deauville评分) │
├───────────────┤
│ 骨髓活检(II-IV期) │
└───────────────┘ -
判断逻辑:
- PET-CT代谢值:Deauville评分≥4分提示活动性病变,需结合病理确认。
- 骨髓活检:仅推荐用于CT显示骨髓异常或存在无法解释的血细胞减少症。
-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κ/λ比值异常可支持克隆性增殖证据。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ESR持续升高:>100 mm/h提示高肿瘤负荷或合并感染。
- CRP>50 mg/L:与IL-6过度分泌相关,可能预示B症状严重程度。
-
血液学异常:
- 贫血(Hb<100 g/L):慢性病贫血或骨髓受累表现。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IL-5分泌相关,见于20%-30%病例。
-
肿瘤标志物:
- 可溶性CD25(sIL-2R)升高:反映活化的T细胞数量,水平与疾病分期正相关。
- 胸苷激酶1(TK1)>350 U/L:提示细胞增殖活跃,可用于疗效监测。
-
免疫检查点分子:
- PD-L1表达阳性:见于90%病例,指导抗PD-1免疫治疗选择。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病理证实R-S细胞+CD30/CD15免疫表型是确诊基石。
- 分期关键:PET-CT的Deauville评分系统优于传统CT分期。
- 实验室预警:LDH>500 U/L或TK1持续升高提示需加强治疗监测。
参考文献:
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22修订版)
NCCN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v1)
Lancet Haematol. 2023;10(5):e350-e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