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宫颈原位癌Unspecified Carcinoma in situ of cervix uteri
编码2E66.Z
关键词
索引词Carcinoma in situ of cervix uteri、未特指的宫颈原位癌、宫颈原位癌、宫颈内膜原位癌、外宫颈原位癌、宫颈其他部位原位癌
缩写CIN-3、CIS
别名宫颈非浸润性癌、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子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子宫颈非浸润性癌
未特指的宫颈原位癌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宫颈活检或锥切标本显示全层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基底膜完整(CIN3或HSIL)。
- 异型细胞占据上皮全层,核分裂象活跃,核质比显著增高。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筛查依据):
- 细胞学筛查异常:
- 巴氏涂片或液基细胞学检查提示H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或ASC-H(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HSIL)。
- HPV高危型阳性:
- HPV DNA检测显示HPV16/18型阳性,或其他12种高危型持续感染(>1年)。
- 阴道镜特征性表现:
- 醋酸白试验阳性(致密醋酸白上皮、镶嵌、点状血管),碘试验阴性(芥末黄未着色区)。
- 细胞学筛查异常:
-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满足组织病理学确诊(CIN3/HSIL)。
- 高度疑似(需进一步活检):
- HPV16/18阳性 + 细胞学ASC-H/HSIL,或
- 细胞学HSIL + 阴道镜高度异常表现(如粗大镶嵌)。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初筛:细胞学(巴氏涂片/液基)│
└───────────────┘
↓(异常时)
┌───────────────┐
│ HPV分型检测(16/18 vs其他型)│
└───────────────┘
↓(高危型阳性)
┌────────────────┐
│ 阴道镜检查 + 靶向活检/宫颈锥切 │
└────────────────┘ -
判断逻辑:
- 细胞学ASC-US/LSIL:需结合HPV结果,若HPV16/18阳性则转诊阴道镜。
- 细胞学HSIL:无论HPV结果,直接转诊阴道镜。
- 阴道镜不满意(鳞柱交界不可见):需行诊断性锥切(LEEP或冷刀)。
- p16免疫组化:用于疑难病例鉴别(p16强弥漫阳性支持HSIL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细胞学检查:
- HSIL(高度病变):约60%-70%最终病理确诊为CIN3,需立即阴道镜检查。
- ASC-H(非典型不除外HSIL):约30%-50%存在CIN2+病变。
-
HPV检测:
- HPV16/18阳性:即使细胞学阴性,CIN3+风险仍达10%-15%,需阴道镜检查。
- 其他高危型持续阳性(>1年):CIN3+风险约5%-7%,需结合细胞学决策。
-
病理免疫标记:
- Ki-67指数>30%:提示细胞增殖活跃,支持高级别病变诊断。
- p16强阳性(块状表达):与HPV致癌基因整合相关,特异性>90%。
-
分子检测:
- E6/E7 mRNA阳性(如Aptima检测):提示HPV致癌基因活跃表达,预测进展风险。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组织病理学是金标准,需明确基底膜完整性以区分原位癌与浸润癌。
- 筛查策略:30岁以上推荐细胞学+HPV联合筛查,显著提高CIN3检出率。
- 处理原则:确诊后需行宫颈锥切(LEEP/冷刀)以排除隐匿性浸润癌。
参考文献:
- WHO《宫颈癌综合控制指南》(2021)
- ASCCP《宫颈癌筛查异常管理共识》(2023)
- IARC《HPV致癌机制蓝皮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