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子宫体恶性肿瘤Other 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corpus uteri
编码2C76.Y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corpus uteri、其他特指的子宫体恶性肿瘤、子宫体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子宫体乳头状癌、低分化子宫体内分泌癌、子宫体鳞状细胞癌、子宫体移行细胞癌、未分化子宫体癌、高分化子宫体内分泌肿瘤、子宫体腺样囊性癌、子宫内膜癌
缩写子宫体恶性肿瘤、子宫内膜腺癌
别名子宫癌、子宫体癌、Endometrial-Adenocarcinoma
其他特指的子宫体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手术切除标本或子宫内膜活检经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明确诊断为特定罕见亚型(如子宫体乳头状癌、腺样囊性癌、低分化内分泌癌等)。
- 需符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2020版)中关于"其他特指子宫体恶性肿瘤"的病理学定义。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病理学确诊:
- 组织学证实为子宫体来源的恶性肿瘤,且不属于常见亚型(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
- 免疫组化标志物组合符合特定亚型特征(如内分泌癌表达Syn/CgA/CD56)。
- 临床表现符合:
- 存在绝经后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90%病例)或异常阴道分泌物(≥60%病例)。
- 病理学确诊: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增厚(>4mm)伴异常血流信号(RI<0.4)。
- MRI提示子宫肌层浸润深度>50%或宫颈基质侵犯(FIGO分期≥IB期)。
- 高危因素:
- 林奇综合征(错配修复蛋白缺失)或肥胖(BMI≥30)。
- 肿瘤标志物:
- CA-125>35 U/mL(晚期病例敏感性20%-30%)。
- 影像学证据: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1(经阴道超声-TVUS) A --> B2(子宫内膜活检) B1 --> C1[异常:内膜>4mm/血流异常] B2 --> C2[病理提示恶性肿瘤] C1 & C2 --> D[确诊检查] D --> E1(宫腔镜+定向活检) D --> E2(盆腔MRI) D --> E3(肿瘤标志物CA-125) E1 & E2 & E3 --> F[分期评估] F --> G1(胸部/腹部CT) F --> G2(PET-CT-疑转移时) -
判断逻辑
- 经阴道超声(TVUS):
- 内膜厚度>4mm(绝经后)或>16mm(绝经前)为高危阈值,需活检。
- 低阻力血流(RI<0.4)提示恶性可能。
- 宫腔镜活检:
- 直接观察病灶形态(乳头状/结节状),定向取样提高诊断率。
- 若病理提示低分化/罕见亚型,需加做免疫组化(如ER/PR/p53)。
- 盆腔MRI:
- T2加权像低信号结合带中断→肌层浸润。
- 宫颈基质高信号消失→宫颈侵犯(影响FIGO分期)。
- PET-CT:
- SUVmax>10提示高代谢病灶,用于检测淋巴结/远处转移。
- 经阴道超声(TVUS):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肿瘤标志物
- CA-125:
-
35 U/mL:提示晚期病变或腹膜转移,但早期阴性不能排除诊断。
- 动态监测:治疗后下降>50%预示治疗响应,反弹提示复发。
-
- HE4:
-
140 pmol/L:联合CA-125提高特异性(尤其浆液性亚型)。
-
- CA-125:
-
血液常规
- 血红蛋白<110 g/L:
- 长期出血导致贫血,需输血支持。
- 血小板>450×10⁹/L:
- 副肿瘤综合征表现,提示疾病进展。
- 血红蛋白<110 g/L:
-
炎症指标
- CRP>10 mg/L:
- 肿瘤坏死或继发感染标志。
- ESR>30 mm/h:
- 持续升高提示全身炎症反应或转移。
- CRP>10 mg/L:
-
分子检测
- 错配修复蛋白(MMR)缺失:
- MLH1/PMS2/MSH2/MSH6阴性→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需遗传咨询。
- p53突变阳性:
- 提示高度恶性亚型(如未分化癌),预后不良。
- 错配修复蛋白(MMR)缺失: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
- 异常出血→TVUS+活检→病理确诊→MRI分期→制定治疗方案。
- 罕见亚型关键点:
- 病理需明确亚型(如内分泌癌需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 免疫组化指导靶向治疗(如PD-L1检测用于免疫治疗)。
- 警示征象:
- 绝经后出血+内膜>4mm → 必须活检!
- 病理报告"低分化癌" → 加做完整免疫组化套餐!
参考文献:
-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第5版,2020)
- FIGO《妇科恶性肿瘤分期指南》(2023修订版)
-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4.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