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未特指Leukaemia, unspecified
编码2B33.4
关键词
索引词Leukaemia, unspecified、白血病,未特指、白血病NOS、白血病,未特指,未提及缓解、白细胞缺乏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亚急性白血病、白血病疾患、未特指细胞类型的白血病、未特指细胞类型的慢性白血病、未特指细胞类型的慢性白血病,未提及缓解 [possible translation]、未特指细胞类型的慢性白血病,未提及缓解、未特指细胞类型的慢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未特指细胞类型的亚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急性双谱系白血病、急性混合谱系白血病、急性双表型白血病、不明谱系的干细胞白血病、未特指细胞类型的亚急性白血病,未提及缓解、未特指的白血病,完全缓解
同义词leukaemia, unspecified, without mention of remission、aleukemic leukaemia、chronic leukaemia、subacute leukaemia、leukaemia disorder、leukaemia NOS
缩写NOS
别名白血病,未提及缓解、aleukemicleukaemia、chronicleukaemia、subacuteleukaemia、leukaemiadisorder
(2B33.4)白血病,未特指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 贫血相关症状:
- 面色苍白、乏力:因红细胞生成受抑制,常见(70%-90%)。
- 心悸、活动后气促:中度至重度贫血的典型表现(60%-80%)。
- 出血倾向:
- 皮肤瘀点/瘀斑、鼻衄:血小板减少导致(40%-60%)。
- 内脏出血(如消化道、颅内):重症患者中较少见(10%-20%),但致死率高。
- 发热与感染:
- 持续性或反复发热:50%-84%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其中60%-80%与感染相关(如口腔炎、肺炎)。
- 抗生素治疗反应差:因粒细胞缺乏,感染易进展为败血症(20%-30%)。
非特异性症状
- 骨骼疼痛:
- 胸骨压痛、关节痛:儿童多见(30%-50%),成人较少(10%-20%)。
- 体重减轻:
- 进行性消瘦:与代谢亢进及消耗相关(30%-4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肝脾淋巴结肿大:
- 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下多见(50%-70%),急性淋巴细胞型更显著。
- 肝脾肿大:轻至中度(40%-60%),脾肿大在慢性期更突出。
- 皮肤黏膜浸润:
- 牙龈增生、紫蓝色结节:急性单核/粒单核细胞型多见(15%-25%)。
少见体征
-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见于5%-10%患者,预后不良。
- 睾丸浸润:
- 无痛性肿胀:男性患者中罕见(<5%),但需警惕复发。
实验室特征
- 血常规异常:
- 白细胞异常:可增高(>50×10⁹/L)或减少(<4×10⁹/L),常见(80%-90%)。
- 血小板减少:<100×10⁹/L(70%-85%),重度减少(<20×10⁹/L)时出血风险高。
- 骨髓象:
- 原始细胞比例≥20%:确诊依据(100%),伴正常造血受抑。
- 凝血功能异常:
-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早幼粒细胞型多见,未特指型中较少(5%-15%)。
影像学特征
- 胸部X线/CT:
- 纵隔肿块: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异性表现(10%-20%)。
- 腹部超声:
- 脾脏肿大:慢性期更显著(60%-80%)。
出现几率总结
表现 | 发生率 | 备注 |
---|---|---|
贫血症状 | 高(70%-90%) | 进行性加重,与疾病进展正相关 |
发热/感染 | 高(50%-84%) | 感染为最常见死因 |
出血倾向 | 中高(40%-60%) | 血小板减少为主要机制 |
肝脾淋巴结肿大 | 中(40%-70%) | 淋巴细胞型更显著 |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 低(5%-10%) | 预后差,需鞘内化疗预防 |
参考文献
- 百度百科-白血病(2023年修订版),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征。
- 雪球《白血病流行病学报告》(2024年),慢性白血病与急性白血病数据对比。
注:未特指白血病涵盖异质性群体,临床表现因细胞分化阶段及浸润程度而异,需结合骨髓活检及流式细胞学进一步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