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板切除术后综合征 ,不可归类在他处者Postlaminectomy syndrome,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更新时间:2025-06-18 11:01:36
编码FC01.1

关键词

索引词Postlaminectomy syndrome,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椎板切除术后综合征 ,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椎板切除术后综合征 NEC
缩写PLS
别名术后腰痛、手术后背痛、术后神经痛、术后脊柱痛、手术后腿痛

(FC01.1)椎板切除术后综合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1. 持续性疼痛
    • 性质:钝痛、锐痛或电击样疼痛,多位于原手术区域或沿神经根分布(如坐骨神经痛样放射)(高,70%-90%)^1
    • 新发疼痛区:约30%-50%患者出现邻近节段疼痛(可能与脊柱力学失衡相关)[^2]。
  2. 神经功能障碍
    • 感觉异常:麻木、针刺感或烧灼感(常见,60%-80%)^3
    • 肌力减退:下肢或上肢肌力下降(低,20%-30%,多见于严重瘢痕粘连或神经根压迫者)^4
  3. 心理社会症状
    • 焦虑或抑郁:长期疼痛导致情绪障碍(常见,40%-60%)^1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1. 脊柱活动受限
    • 生理曲度异常:颈椎前凸减少或腰椎生理弯曲消失(常见,50%-70%)^5
    • 脊柱稳定性下降:屈伸位X线显示椎体间水平位移增加(低,10%-20%)^6
  2. 神经根压迫体征
    •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张力增高(常见,60%-80%)^3
    •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如膝腱反射、踝反射异常(中,30%-50%)^7
  3. 并发症相关体征
    • 硬膜外纤维化:MRI显示T2加权像低信号瘢痕组织压迫硬膜囊(高,80%-90%)^8
    • 脊柱后凸畸形:矢状面Cobb角增大(低,10%-15%,多见于多节段椎板切除者)^9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1. 影像学表现
    • MRI:硬膜外瘢痕粘连(高信号增强区)、神经根受压(检出率90%-95%)^8
    • CT:椎板切除区骨缺损、邻近节段退变(如骨赘形成)(常见,70%-80%)^10
  2. 神经电生理检查
    • 肌电图(EMG):神经根支配肌肉失神经电位(异常率40%-60%)^7
    • 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延长或波幅降低(中,30%-50%)^11

参考文献

[^2]: Mayo Clinic脊柱后凸病理机制分析(妙佑医疗国际)。

:症状与体征的发生率因手术范围、患者年龄及术前脊柱状态而异。儿童及多节段手术者并发症风险显著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