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中毒Sedative, hypnotic or anxiolytic intoxication
编码6C44.3
关键词
索引词Sedative, hypnotic or anxiolytic intoxication、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中毒、“恶性体验”由于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抗焦虑药物中毒、镇静药中毒、催眠药中毒
同义词"Bad trips" due to sedatives, hypnotics or anxiolytics
缩写镇静催眠药物中毒、安眠药中毒、抗焦虑药中毒
别名安定中毒、地西泮中毒、氯硝西泮中毒、阿普唑仑中毒、佐匹克隆中毒、艾司唑仑中毒、水合氯醛中毒、巴比妥类药物过量、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抗焦虑药物过量
(6C44.3) 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中毒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毒物检测阳性:
- 血液或尿液中检出超治疗浓度的镇静、催眠或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唑吡坦等)。
- 毒理学筛查明确药物种类,且浓度与中毒症状相符。
- 毒物检测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暴露史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意识障碍(嗜睡→昏迷)、呼吸抑制(呼吸频率<12次/分)、共济失调或瞳孔异常(缩小或对光反射迟钝)。
- 伴随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或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
- 暴露史:
- 明确药物过量摄入史(自杀意图、误服或滥用),或长期使用后出现蓄积毒性。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毒物检测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中枢抑制症状(意识障碍+呼吸抑制)。
- 暴露史明确(如现场发现药瓶或家属证实药物接触)。
二、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项目树:
- 一级检查(核心项目):
- 血/尿毒物筛查(GC-MS或HPLC法)。
- 动脉血气分析(评估pH、PaO₂、PaCO₂)。
- 电解质(血钾、血钠)、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
- 二级检查(并发症评估):
- 肝功能(ALT、AST)、凝血功能(PT/INR)。
- 全血细胞计数(评估感染或血液系统毒性)。
- 三级检查(鉴别诊断):
- 头颅CT/MRI(排除脑卒中或脑水肿)。
- 心电图(QT间期延长提示多药中毒风险)。
- 一级检查(核心项目):
-
判断逻辑:
- 毒物筛查阳性:直接确认药物种类及中毒程度(如地西泮血药浓度>0.5 mg/L为中毒阈值)。
- 血气分析异常(pH<7.35,PaO₂<60 mmHg):提示呼吸衰竭,需紧急通气支持。
- 低血糖或电解质紊乱:需纠正代谢失衡以避免症状混淆。
- 肝酶升高(ALT>3倍上限):提示药物性肝损伤,需调整解毒策略。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毒物浓度:
- 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治疗浓度0.1-0.5 mg/L,>0.5 mg/L提示中毒。
- 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治疗浓度15-40 mg/L,>40 mg/L致昏迷。
-
血气分析:
- PaO₂<60 mmHg:需立即氧疗或机械通气。
- PaCO₂>50 mmHg:提示呼吸中枢抑制,可能需纳洛酮拮抗(限特定药物)。
-
代谢指标:
- 血钾<3.5 mmol/L:低钾血症可加重肌无力,需补钾。
- 血糖<3.9 mmol/L:低血糖易被误诊为意识障碍,需快速纠正。
-
肝功能异常:
- ALT>100 U/L:提示肝细胞损伤,需停用肝毒性药物(如巴比妥类)。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毒物检测明确药物类型,结合意识障碍、呼吸抑制等典型症状。
- 辅助检查优先级:毒物筛查>血气分析>代谢指标,影像学用于排除其他病因。
- 实验室异常解读:重点关联药物浓度与临床表现,动态监测血气及肝肾功能。
参考文献:
- WHO《急性中毒诊疗指南》
- UpToDate临床顾问:《镇静催眠药中毒的急诊处理》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镇静剂中毒的实验室诊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