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发作的季节特征Seasonal pattern of mood episode onset
编码6A80.4
关键词
索引词Seasonal pattern of mood episode onset、心境障碍发作的季节特征
缩写SAD、季节性情绪障碍
别名季节性抑郁症、冬季抑郁症、夏季抑郁症、季节性情绪波动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未特指严重程度的抑郁发作--
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部分缓解--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轻度抑郁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部分缓解,最近为混合性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完全缓解--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混合性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混合性发作--
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完全缓解--
双相II型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轻度发作--
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发作--
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发作未特指严重程度--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轻躁狂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双相II型障碍,目前为部分缓解,最近为抑郁发作--
双相II型障碍,目前为部分缓解,最近为未特指发作--
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抑郁发作--
双相II型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发作--
复发性抑郁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发作--
双相Ⅱ型障碍,目前为轻度抑郁发作--
双相II型障碍,目前为未特指严重程度的抑郁发作--
双相II型障碍,目前为部分缓解,最近为轻躁狂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部分缓解,最近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双相II型障碍,目前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抑郁发作--
双相II型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抑郁发作--
双相II型障碍,目前为轻躁狂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部分缓解,最近为未特指的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中度抑郁发作--
双相I型障碍,目前为部分缓解,最近为抑郁发作--
双相II型障碍,目前为完全缓解心境障碍发作的季节特征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心境障碍发作的季节特征(Seasonal pattern of mood episode onset)是指在复发性抑郁障碍、双相I型障碍或双相II型障碍的情况下,至少有一种类型的心境发作(如抑郁、躁狂、混合型或轻躁狂发作)的出现和缓解表现出规律性的季节变化。这种模式中,绝大多数相关情绪发作的时间与特定的季节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在双相I型和II型障碍中,并非所有的情绪发作都会遵循这种季节性模式。
病因学特征
-
生物节律因素:
- 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与生物钟(昼夜节律)和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尤其是褪黑素和血清素的分泌受到光照影响显著。
- 在冬季,由于日照时间减少,人体内褪黑素水平升高而血清素水平降低,这可能诱发或加重抑郁症状;相反,在夏季,长时间的日光暴露可能会导致一些个体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的症状。
-
环境因素:
- 光照条件是触发季节性情绪变化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研究显示,纬度较高的地区居民更容易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而发展出季节性情绪障碍。
- 气候变化也可能是另一潜在诱因,例如温度骤降或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对某些敏感人群产生负面影响。
-
遗传倾向:
- 有证据表明,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人群中有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 遗传学研究表明,多个基因位点与季节性情绪波动存在关联,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
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
- 除了上述提到的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其他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也可能参与了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发生过程。
- 神经递质系统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大脑中调节情绪区域的功能异常,从而引发相应的心境障碍症状。
病理机制
-
脑区功能改变:
- 影像学研究发现,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患者大脑某些区域活动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前额叶皮层及边缘系统(如海马体、杏仁核等),这些区域负责处理情绪信息以及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
- 功能连接异常可能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使得个体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
-
免疫-炎症反应:
- 最近的研究指出,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可能与心境障碍的发展有关联,包括季节性情感障碍。
- 季节更替时气温波动等因素可能激活机体免疫反应,进而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途径干扰正常情绪调控机制。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抑郁期: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睡眠障碍(通常是过度睡眠)、食欲增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多等。
- 躁狂/轻躁狂期:则以情绪高涨、话多、思维奔逸、注意力分散、行为冲动为特点。
- 这些症状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且与特定季节相关联。
-
特殊形式:
- SAD(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型,其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转换期间,随着春季来临症状逐渐缓解。
- 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夏季型SAD,其特征是在夏季高温时期经历焦虑不安、烦躁易怒等症状。
参考文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