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

更新时间:2025-06-19 00:47:04
编码6B66

关键词

索引词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人格现实解体障碍、人格解体障碍 [possible translation]、人格解体神经症 [possible translation]、人格解体综合征 [possible translation]、不真实感 [possible translation]、自我感觉不真实 [possible translation]、神经症性现实解体 [possible translation]、神经症性状态伴人格解体 [possible translation]、神经症性状态伴人格解体发作 [possible translation]、神经症性状态伴人格解体、人格解体障碍、人格解体神经症、人格解体综合征、不真实感、自我感觉不真实、神经症性现实解体、神经症性状态伴人格解体发作
同义词depersonalisation-derealization syndrome、depersonalisation disorder、depersonalisation neurosis、depersonalisation syndrome、feeling of unreality、feels own self is unreal、neurotic derealization、neurotic state with depersonalisation、neurotic state with depersonalization episode
缩写DDD
别名depersonalisation-derealizationsyndrome、depersonalisationdisorder、depersonalisationneurosis、depersonalisationsyndrome、feelingofunreality、feelsownselfisunreal、neuroticderealization、neuroticstatewithdepersonalisation、neuroticstatewithdepersonalizationepisode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6B66)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核心症状持续性存在
      •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人格解体(自我陌生感、情感麻木、躯体分离感)和/或现实解体(环境不真实感、空间疏离感),病程≥1个月(ICD-11标准)。
    • 功能显著受损
      • 症状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能明显下降(WHO, ICD-11)。
  2. 支持条件(临床与鉴别依据)

    • 心理评估阈值
      • 解离体验量表(DES)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子量表评分≥30分(敏感性>85%,Simeon et al., 2007)。
    • 神经影像学特征
      • fMRI显示默认模式网络(DMN)功能连接减弱(前额叶皮质-扣带回连接强度降低>20%,Ning et al., 2022)。
    • 排除性标准
      • 无物质滥用(尿液毒理学阴性)、无癫痫/脑损伤(EEG/MRI正常)、无其他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
  3. 阈值标准

    •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 + 至少1项"支持条件"即可确诊。
    • 若DES评分<30分但临床症状典型,需结合fMRI及排除性检查综合判定。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心理评估] A --> C[神经影像学] A --> D[实验室排查] B --> B1(解离体验量表 DES) B --> B2(剑桥人格解体量表 CDS) C --> C1(fMRI-DMN分析) C --> C2(DTI白质完整性) D --> D1(尿液毒理学筛查) D --> D2(EEG脑电图) D --> D3(甲状腺功能检测)

判断逻辑

  1. 心理评估

    • DES/CDS阳性:人格解体子量表评分≥30分支持诊断,需排除焦虑/抑郁干扰。
    • 阴性结果处理:若评分低但症状典型,转诊神经影像学。
  2. 神经影像学

    • fMRI-DMN异常:前额叶-扣带回连接减弱是核心生物标志物,特异性>80%。
    • DTI白质异常:胼胝体完整性下降可辅助诊断,但需排除多发性硬化。
  3. 实验室排查

    • 尿液毒理学阳性:提示症状可能由物质诱发,需暂停诊断。
    • EEG异常:痫样放电需优先排查颞叶癫痫。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心理量表

    • DES评分≥30分:高度提示DDD,但需排除急性应激反应。
    • CDS总分>70分:特异性>90%,是诊断金标准补充(ICD-11指南)。
  2. 神经影像学

    • fMRI-DMN连接减弱:提示自我感知整合障碍,是病理机制核心证据。
    • DTI-FA值降低(胼胝体<0.65):表明白质微结构损伤,与症状严重度正相关。
  3. 实验室排查

    • 尿液毒理学阳性:需延迟诊断至戒断后4周重新评估。
    • TSH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诱发类似症状,需内分泌科会诊。
    • EEG局灶性慢波:需MRI排除结构性脑病变。

四、总结

  • 确诊核心:持续解离症状+功能损害,结合DES/CDS量表及fMRI-DMN异常。
  • 鉴别关键:严格排除物质滥用、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
  • 实验室价值:影像学提供病理证据,实验室检查用于排除继发因素。

参考文献

  1. WHO. ICD-11 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Mental Disorders. 2022.
  2. Simeon D, et al. The Depersonalization Dimension. J Trauma Dissociation. 2007.
  3. Ning Y, et al. Default Mode Network Dysfunction in DDD. Biol Psychiatry. 2022.
  4.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Dissociative Disorders. DSM-5-T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