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肠系膜动脉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mesenteric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19 03:37:22
编码NB90.3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mesenteric artery、未特指的肠系膜动脉损伤、肠系膜动脉损伤、肠系膜动脉创伤
缩写未特指肠系膜动脉损伤、肠系膜动脉伤
别名肠系膜血管损伤

(NB90.3Z)未特指的肠系膜动脉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诊
      • CT血管造影(CTA)显示肠系膜动脉管壁不连续、造影剂外渗或血栓形成(敏感性85%-95%)。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直接显示血管损伤部位及范围(金标准)。
    • 手术探查确诊
      • 术中直视下确认肠系膜动脉撕裂、断裂或假性动脉瘤形成。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突发脐周/右下腹持续性剧痛(70%-90%)。
      • 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60%-80%)。
      •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70%-90%)。
    • 高危因素
      • 明确腹部创伤史(钝挫伤/穿透伤)。
      • 近期腹部手术或血管介入操作史。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手术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症状组合(腹痛+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异常)。
      • D-二聚体>0.5 mg/L且乳酸>2 mmol/L。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筛查] A --> D[侵入性检查] B --> B1[CT血管造影 CTA] B --> B2[多普勒超声] B --> B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C --> C1[血常规+凝血功能] C --> C2[D-二聚体] C --> C3[血气分析+乳酸] D --> D1[诊断性腹腔穿刺] D --> D2[腹腔镜探查]

判断逻辑

  1. CTA(首选):
    • 阳性:血管壁中断/造影剂外渗 → 立即手术干预
    • 阴性但症状持续 → 行DSA确诊
  2. D-二聚体
    • 0.5 mg/L → 提示血管损伤/血栓 → 需影像学验证

  3. 腹腔穿刺
    • 血性腹水 → 提示腹腔内出血 → 紧急手术指征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临床关联) 处理建议
D-二聚体 <0.5 mg/L >0.5 mg/L:血管损伤/血栓形成 立即行CTA/DSA
乳酸 0.5-2.2 mmol/L >2 mmol/L:肠缺血进展 紧急手术评估
pH值 7.35-7.45 <7.35:代谢性酸中毒(肠坏死风险) 扩容+纠酸+手术准备
白细胞计数 4-10×10⁹/L >12×10⁹/L:感染/炎症反应 抗感染+损伤程度评估
血红蛋白 ♂130-175 g/L
♀120-150 g/L
急性下降>20 g/L:活动性出血 输血+紧急止血

四、总结

  • 诊断核心:CTA/DSA直接显示血管损伤为金标准,结合创伤史及"腹痛-腹膜征-肠鸣音异常"三联征。
  • 检查策略:首选CTA,阴性但高危者转DSA;实验室重点监测D-二聚体/乳酸动态变化。
  • 紧急干预:乳酸>4 mmol/L或腹腔穿刺血性液需90分钟内手术。

参考文献

  1. 《血管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2. 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
  3.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第10版)
  4. 《腹部外科学原则》(Sabiston Textbook,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