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残端感染Infection of amputation stump
编码NE85.4
关键词
索引词Infection of amputation stump、截肢残端感染、残肢感染、截肢残端的感染或炎症 [possible translation]、截肢残端的感染或炎症
同义词stump infection、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of amputation stump
缩写残端感染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发生部位
XA6AS2 四肢
XA87M9内踝上区XA2RP7踇趾XA10T8中指甲板XA22Q1上臂前面XA9L52第五趾甲床XA43K6第五趾甲床沟XA0SL7第二趾甲外皮XA4U10第五趾甲板XA8KX8中指甲下皮XA90X0小腿近端XA1SM7内踝后区XA4DM3腘窝XA3YG1小腿XA65Z3指蹼XA8RH9大腿外侧面XA41K4外踝后区XA67V4踝XA8WH0前臂背侧面XA5446第二趾甲周表皮XA3MW5无名指甲床XA2A07足第四趾蹼XA6189第三趾甲床XA9Y99中指尖XA1RE3大拇趾趾甲XA3LW9第三趾甲板XA3FJ0掌远端XA9Y82足外侧缘XA2F64大拇趾甲下皮XA6VJ2大拇趾垫XA3VM6第五趾趾甲XA7J49趾背面XA8HC5第二趾蹼间隙XA4ZB3第四趾甲下皮XA5UE3臀沟XA1F61无名指甲床沟XA77E9膝外侧面XA91S7无名指尖XA2W33上臂外侧面XA1MM3第三趾侧甲襞XA7K11无名指甲周表皮XA9UL1第三趾甲半月XA2Q46前臂内侧面XA2UG0示指甲下皮XA02P2足中部背面XA76N2拇指背面XA8QW7小指尖XA5TQ4小鱼际隆起XA3WM8足内侧缘XA7GD8大拇趾侧甲襞XA9LB9第三趾蹼间隙XA7GG3第二趾趾甲XA8F87第四趾甲板XA86J0第四跖骨头区XA0183大腿后面XA3C43第五趾垫XA66R9肘部皮肤XA7WB0前臂XA7WP9大拇趾甲外皮XA6AP4踝关节后表面XA17J1腋XA65U3第四趾甲床XA6NZ0示指XA0DD8第五趾甲下皮XA9S09膝内侧面XA0HX8大拇趾甲床XA05N7第五跖骨头区XA5BU5肩峰XA2PD3第四趾甲半月XA2Y79第四趾甲床沟XA14Y9趾侧XA81N1第一趾蹼间隙XA41X5食指尖XA9E36趾甲XA3RT8肘尖XA2RY5腋后襞XA5EN3小指XA4012手的第三指蹼XA1WQ6第二趾甲板XA8KL5膝XA1AV3第五趾甲周表皮XA2J63腕XA3PZ3肩前面XA90K8示指指甲外皮XA86E8腋尖XA7AM4踝外侧面XA1FL5趾蹼间隙XA4LC9趾XA6TS5第四趾趾甲XA7B22第二趾甲床XA5ZV0拇指垫XA6TA9示指垫XA4K86腓肠XA4GD7拇指侧甲襞XA34G7肩后面XA29K9小指指甲XA1XM4足底XA63L0拇指甲小皮XA2JN4鱼际隆起XA0RL8拇指甲周表皮XA1VA2前臂外侧面XA4774大拇趾甲周表皮XA06X8无名指XA5V24拇指甲板XA7P78踝内侧面XA81Z3前足背面XA9LJ5趾跖面XA3VA7臀部XA3D73第三趾趾甲XA47V8足XA1W89无名指甲下皮XA2A53中指甲床XA98B3大腿前面XA6HB9小指甲床XA3LC5小指侧甲襞XA1BR6手的第一指蹼XA41A1腋前襞XA3T43指关节XA5JP9第三趾垫XA2V14第一跖骨头区XA3HG9无名指侧甲襞XA8ZL6前臂掌面XA8BE2足背XA8YE5中指甲床沟XA30Z6手背XA45A6下肢XA1SB3示指甲床XA0EH9指甲XA13E9拇指近端甲襞XA2ND5肩XA4WN3小指垫XA4A79小指甲板XA4KU5小指甲床沟XA6YH1示指甲周表皮XA5S78大腿XA3UC8第三趾甲周表皮XA3NY8手掌XA5HK0足跟XA6Y59无名指指甲XA5151中足XA2AV8小指指甲外皮XA3R66小指甲半月XA5U49小腿远端XA2XE0示指甲板XA7GT9指尖XA6809上臂XA0J47腕尺侧缘XA9439第二趾甲半月XA2H72第三趾甲下皮XA0SP3第三趾XA6V29第一跖骨头区XA3LK1腕桡侧缘XA8L19大拇趾甲床沟XA8VS0中指甲半月XA9YZ9中指指甲XA3R99足跟外侧面XA4TQ2转子区XA1FY2中指甲周表皮XA5R12手XA5ZE2足跟后表面XA5PY9手的第二指蹼XA4KK7第四趾XA8DJ6拇指XA1C10小指甲下皮XA6KE9前足跖面XA0LQ2小腿后表面XA9NE6肘窝XA9ZB4大腿上内侧面XA2N02足跟跖面XA50E4掌心XA40D9示指指甲XA3PS0无名指甲板XA2N38中指侧甲襞XA38J0第五趾侧甲襞XA64R9大拇趾甲半月XA15P0小腿内侧面XA6DM1拇指轮XA9N39拇指甲床XA4HZ3手指侧面XA4983肘内侧髁突表面XA0XZ8第四趾甲外皮XA1ED1第二趾甲床沟XA9FF8肘XA9L17膝盖区XA2ZJ7第二趾甲下皮XA13L6中指指甲外皮XA2W24第五趾甲外皮XA33X4小腿前表面XA3626第二趾垫XA3J41上臂内侧面XA4P58无名指甲半月XA8DQ2第三趾甲外皮XA3T29足弓XA8ZZ3第二趾XA9316第四趾垫XA0PV4第四趾侧甲襞XA42W4第五趾XA1D83外踝上区XA6C72无名指垫XA6AR5腕掌面XA8L06无名指指甲外皮XA2484第三趾甲床沟XA0Y38中指XA2593手指XA20L7拇指指甲外皮XA79X0中指垫XA6599肘外侧髁突表面XA47T1大拇趾甲板XA4RR4小腿外侧面XA0HX4第三跖骨头部区域XA1GS3示指甲半月XA89P0小指甲周表皮XA99M7后足部XA5PD5拇指指甲XA1YQ6大腿内侧面XA1PK7第五趾甲半月XA1QH8足跟内侧面XA7003第二趾侧甲襞XA00D7掌近端XA40R3第四趾甲周表皮XA0SH5腕背面XA5TK8上臂后面XA2P22第二跖骨头区XA3WG2手的第四指蹼XA4BA8上肢XA5YL1前足关联情况
PL11 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
PL11.Y其他特指的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Z未特指的与外科或其他内科操作有关的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4无菌预防措施失败,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2栓塞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2Y其他特指的栓塞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2Z未特指的栓塞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0切割、穿刺或撕裂,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3异物意外留存于体内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20空气栓塞,作为损伤的方式PL11.1在操作中引起烧伤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5在身体错误的部位或错误的一侧进行操作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L11.6压力作为损伤或伤害的方式PK8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科或外科操作
PK80.0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神经科操作PK80.0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神经科操作PK80.B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口腔科操作PK80.5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2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胸部操作PK80.2Y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胸部操作PK80.2Z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胸部操作PK80.3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13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为修复先天性畸形进行的未特指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5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8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3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3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胃肠、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3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胃肠、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B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口腔科操作PK80.BY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口腔科操作PK80.BZ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口腔科操作PK80.4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内分泌操作PK80.16其他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A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6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泌尿科操作PK80.6Y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泌尿科操作PK80.6Z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未特指入路的泌尿科操作PK80.15其他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C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7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产科操作PK80.7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产科操作PK80.7Y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剖宫产或其他产科操作PK80.7Z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剖宫产或其他产科操作PK80.17其他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1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为修复先天性畸形进行的开放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9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血管操作PK80.9Y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9Z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6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泌尿科操作PK80.5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4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分泌操作PK80.4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内分泌操作PK80.4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内分泌操作PK80.6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泌尿科操作PK80.D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眼科操作PK80.0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神经科操作PK80.0Y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神经科操作PK80.0Z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神经科操作PK80.9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4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内分泌操作PK80.A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6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泌尿科操作PK80.53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腔口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2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胸部操作PK80.7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剖宫产或其他产科操作PK80.14其他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9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9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1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为修复先天性畸形进行的经皮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C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C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C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4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内分泌操作PK80.B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口腔科操作PK80.8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7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产科操作PK80.C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A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AY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AZ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1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心脏操作PK80.1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未特指的心脏操作PK80.1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未特指的心脏操作PK80.A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8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8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8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2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胸部操作PK80.5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5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5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0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神经科操作PK80.3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8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1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为修复先天性畸形进行的内镜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B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口腔科操作PK80.73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腔口入路产科操作PK80.C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3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2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胸部操作截肢残端感染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截肢残端感染是指在进行截肢手术后,截肢部位(即残端)发生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局部或系统性感染。这种感染可以影响到皮肤、软组织甚至骨骼,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在ICD-11中,该疾病被归类为手术或医疗引起的损伤或损害,并编码为NE85.4。
病因学特征
-
初始清创不彻底:
- 截肢术后的初期处理如果不够彻底,可能会遗留坏死组织或异物,这些残留物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培养基。
- 如果截肢平面过低,特别是当对软组织的挫伤和坏死范围估计不足时,可能导致残端血液循环不良,进而发生坏死和感染。
-
止血不当:
- 残端的止血措施若不到位,可能形成血肿,这不仅增加了局部的压力,还提供了厌氧菌生长的环境,容易导致化脓性感染。
- 伤口边缘的缝合张力过大也可能阻碍血液供应,造成局部缺血从而诱发感染。
-
免疫状态低下:
- 患者自身存在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疾病等,会削弱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 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包括接受化疗、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更容易发生感染。
-
外伤相关因素:
- 创伤严重且伴有广泛污染的情况下,即使进行了紧急截肢,仍有可能因为未能完全清除所有污染物而导致术后感染。
- 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救援条件有限,无法保证无菌操作,增加了伤口感染的机会。
-
护理不当:
- 术后缺乏正确的伤口护理指导,如未定期更换敷料、忽视个人卫生等,都可促使细菌生长并引发感染。
- 对于有开放性伤口的情况,特别需要警惕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病理机制
-
微生物入侵与繁殖:
- 当残端受到细菌侵袭后,细菌会在适宜条件下迅速繁殖,释放毒素破坏周围正常组织结构。
- 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等。
-
炎症反应加剧:
- 细菌感染激活了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白细胞聚集于感染区域试图消灭病原体,但同时也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等典型炎症表现。
- 随着感染进展,可能出现脓液积聚、组织溶解乃至骨髓炎等症状。
-
组织坏死扩散:
- 在严重情况下,感染可能向深层蔓延至肌肉甚至骨骼,导致更广泛的组织破坏。
- 若控制不佳,最终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以去除受累部分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截肢残端感染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和早期识别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准确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影像学评估),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