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植下肢并发症Complications of reattached lower extremity
编码NE85.1
关键词
索引词Complications of reattached lower extremity、再植下肢并发症、下肢再植并发症、再植部分下肢并发症 [possible translation]、再植部分下肢并发症
同义词complications of lower limb reimplant、complication of reattached part of lower extremity
缩写RLC
别名断肢再植术后并发症、腿部再植并发症、腿再植术后问题、下肢再附着并发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关联情况
PK8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科或外科操作
PK80.0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神经科操作PK80.0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神经科操作PK80.B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口腔科操作PK80.5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2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胸部操作PK80.2Y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胸部操作PK80.2Z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胸部操作PK80.3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13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为修复先天性畸形进行的未特指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5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8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3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3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胃肠、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3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胃肠、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B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口腔科操作PK80.BY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口腔科操作PK80.BZ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口腔科操作PK80.4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内分泌操作PK80.16其他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A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6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泌尿科操作PK80.6Y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泌尿科操作PK80.6Z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未特指入路的泌尿科操作PK80.15其他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C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7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产科操作PK80.7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产科操作PK80.7Y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剖宫产或其他产科操作PK80.7Z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剖宫产或其他产科操作PK80.17其他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1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为修复先天性畸形进行的开放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9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血管操作PK80.9Y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9Z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6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泌尿科操作PK80.5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4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分泌操作PK80.4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内分泌操作PK80.4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内分泌操作PK80.6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泌尿科操作PK80.D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眼科操作PK80.0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神经科操作PK80.0Y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神经科操作PK80.0Z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神经科操作PK80.9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4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内分泌操作PK80.A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6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泌尿科操作PK80.53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腔口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2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胸部操作PK80.7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剖宫产或其他产科操作PK80.14其他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9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9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血管操作PK80.1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为修复先天性畸形进行的经皮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C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C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C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4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内分泌操作PK80.B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口腔科操作PK80.8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7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产科操作PK80.C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A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AY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AZ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1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心脏操作PK80.1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未特指的心脏操作PK80.1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未特指的心脏操作PK80.A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耳、鼻、口或喉操作PK80.8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8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8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2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胸部操作PK80.5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5Y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其他特指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5Z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未特指入路的妇科或乳房操作PK80.0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神经科操作PK80.3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81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皮入路的肌肉骨骼操作PK80.1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为修复先天性畸形进行的内镜入路的心脏操作PK80.B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口腔科操作PK80.73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经腔口入路产科操作PK80.C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皮肤或体被操作PK80.32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内镜入路的胃肠道、腹部或腹壁操作PK80.20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开放入路的胸部操作再植下肢并发症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再植下肢并发症是指在进行断肢再植手术后,由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或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性问题。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病因学特征
-
局部并发症:
- 血管危象:这是再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通常是由于微循环障碍、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引起;而血栓则可能由于吻合口技术不当、血液高凝状态或术后抗凝治疗不足等原因造成。
- 感染:手术切口部位感染是再植术后常见的局部并发症,主要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 骨不连:即骨折愈合不良,常见于骨骼固定不稳定或骨折端血供不足的情况。此外,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可能影响骨折愈合过程。
- 肌腱粘连:再植术后,由于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或过度瘢痕形成,可能导致肌腱与其周围的组织发生粘连,进而影响关节活动度。
- 神经肌肉萎缩:长时间的肢体缺血以及再植术后的恢复期缺乏有效锻炼,均可导致神经损伤区域的肌肉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现象。
-
全身并发症:
- 失血性休克:长时间手术过程中的持续出血加上术后渗血,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症状,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 急性肾功能衰竭:创伤本身以及手术过程中使用大量液体复苏都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特别是当存在长时间低血压或毒素吸收时更易诱发急性肾损伤。
- 中毒性休克:若断肢再植前已存在较重的感染情况,则手术后可能发生中毒性休克,这主要是由于细菌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致。
- 脂肪栓塞综合征:在多发性骨折尤其是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较为常见,脂肪滴通过破裂的静脉窦进入血液循环,并随血流到达肺部及其他器官,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
- 电解质紊乱:手术应激状态下,患者可能出现水钠代谢失衡,表现为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等,需及时纠正以避免进一步危害健康。
病理机制
-
局部病理改变:
- 血管重建后的血液循环障碍(如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直接影响到远端肢体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组织缺氧、坏死等问题。
- 感染源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发展为全身性感染。
- 骨折处未能良好愈合不仅影响肢体功能恢复,还增加了二次手术的风险。
- 粘连与萎缩均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但过度或异常的修复反而会限制正常生理功能。
-
全身病理改变:
- 大量失血导致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心脏输出量降低,进而触发休克状态。
- 肾脏作为重要的排泄器官,在遭受直接或间接损伤后无法维持正常的滤过功能,最终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 中毒性休克则是由于细菌内毒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涉及脂肪细胞破裂释放脂肪滴入血、肺部微血管阻塞等多个环节。
- 电解质平衡失调不仅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干扰了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正常调节。
临床表现
- 局部并发症的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区域红肿热痛、伤口分泌物增多、肢体感觉异常、运动功能受限等。
- 全身并发症则可能表现出血压波动、尿量减少、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迅速进展至多器官功能障碍乃至死亡。
参考文献:以上信息基于现有医学文献整理而成,具体参考资料请参见《显微外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等相关专业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