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神经系统结核Unspecified Tuberculosis of the nervous system
编码1B11.Z
关键词
索引词Tuberculosis of the nervous system、未特指的神经系统结核、神经系统结核、中枢神经系统TB[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结核、CNS[中枢神经系统]TB[结核]
缩写NS-TB、Nervous-System-Tuberculosis
别名脑结核、脊髓结核、脑膜结核、神经结核病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其他特指的脑动脉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1D0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脓肿
1D03.3颅内脓肿1D03.3Y其他特指的颅内脓肿1D03.3Z未特指的颅内脓肿1D03.2椎管内硬膜外脓肿1D03.4椎管内硬脊膜外脓肿1D03.30大脑半球深部脓肿1D03.Y其他特指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脓肿1D03.Z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脓肿,部位未特指1D03.0椎管内髓内脓肿1D03.5脊髓脓肿1D03.1椎管内硬膜下脓肿1D03.33多发或播散性颅内脓肿1D03.32垂体脓肿1D03.31胼胝体脓肿1D03.31细菌性脑炎1D03.31感染性疾病所致多神经病 单神经病
8C11.2股神经病变8C12.3腋神经病变8C11.6跖神经损害8C10.0腕管综合征8C11.0坐骨神经损害8C11.0Y其他特指的坐骨神经损害8C11.0Z未特指的坐骨神经损害8C11.00坐骨神经梨状肌综合征8C11.4胫神经病变8C12.5创伤性神经瘤,其他方面未特指8C10.1尺神经病变8C12某些特指的单神经病8C12.Y其他特指神经的单神经病8C12.2肩胛上神经病变8C12.1多发性单神经炎8C1Y其他特指部位的单神经病8C1Z未特指部位的单神经病8C12.4胸长神经病变8C11下肢单神经病8C11.Y其他特指的下肢单神经病8C11.Z未特指的下肢单神经病8C10上肢单神经病8C10.Y其他特指的上肢单神经病8C10.Z未特指的上肢单神经病8C12.0肋间神经病8C11.3腓总神经病变8C11.5跗管综合征8C11.1感觉异样性股痛8C10.2桡神经损害1D0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肉芽肿
1D04.10颅内真菌性肉芽肿1D04.4椎管内硬膜外肉芽肿1D04.0颅内寄生虫性肉芽肿1D04.3椎管内硬膜下肉芽肿1D04.2椎管内髓内肉芽肿1D04.Y其他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肉芽肿1D04.Z未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肉芽肿1D04.1颅内肉芽肿1D04.1Y其他特指的颅内肉芽肿1D04.1Z未特指的颅内肉芽肿1D04.5椎管内硬膜外肉芽肿1D04.5细菌性脊髓炎1D01.0 细菌性脑膜炎
1D01.00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1D01.0Y其他特指的细菌性脑膜炎1D01.0Z未特指的细菌性脑膜炎关联情况
MG52.0 耐药分枝杆菌
MG52.01耐药的非结核分枝杆菌MG52.02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MG52.0Y其他特指的耐药分枝杆菌MG52.0Z未特指的耐药分枝杆菌MG52.00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未特指的神经系统结核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未特指的神经系统结核(Unspecified Neurotuberculosis)是指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类疾病,其具体解剖部位或病理类型未明确分类。病原体可通过血行播散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局部肉芽肿性炎症、干酪样坏死或脑膜渗出性病变,最终导致神经组织损伤。确诊需结合脑脊液检查(如抗酸染色、培养或核酸扩增试验)、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病因学特征
-
感染机制:
- 结核分枝杆菌经呼吸道初次感染后,可在肺部形成原发灶。
- 细菌可能通过血行播散(粟粒性播散)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这一过程既可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亦可见于部分免疫正常宿主。
- 播散至脑实质、脑膜或脊髓的病原体可形成结核瘤、脑膜炎或脊髓炎等病变。
-
风险因素:
- 免疫抑制状态:HIV感染、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显著增加播散风险。
- 代谢性疾病:未控制的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等因削弱细胞免疫应答而增加易感性。
- 社会经济因素:营养不良、居住拥挤及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感染率较高。
病理机制
-
免疫反应与损害: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触发以Th1型细胞免疫为主的应答,IFN-γ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形成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裹病原体形成肉芽肿。
- 肉芽肿中央可发生干酪样坏死,周围伴淋巴细胞浸润。过度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脑水肿、血管炎及脑脊液循环障碍。
-
具体病变类型:
- 未特指的神经系统结核可能涵盖以下病理类型,但需进一步定位诊断以明确分类:
- 结核性脑膜炎(1B11.0):以脑膜增厚、基底池渗出为特征,常伴颅神经麻痹。
- 结核性脑脊膜脑炎(1B11.1):脑膜与脑实质同时受累,可见脑炎性病灶。
- 脑结核性肉芽肿(1B11.3):脑实质内孤立或多发结节,影像学表现为环形强化病灶。
- 脑膜结核瘤(1B11.2):硬脑膜或软脑膜局限性肿块,可能压迫邻近脑组织。
- 神经系统其他特指部位的结核(1B11.Y):包括脊髓结核、结核性神经根炎等。
- 未特指的神经系统结核可能涵盖以下病理类型,但需进一步定位诊断以明确分类:
临床表现
-
非特异性全身症状:
- 低热、盗汗、食欲减退、进行性体重下降等结核中毒症状常见。
-
神经系统症状:
- 头痛:多呈持续性,随颅内压增高而加剧。
-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提示脑膜受累。
- 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昏迷不等,与脑水肿或脑积水相关。
- 局灶性神经缺损:偏瘫、失语、视野缺损(脑实质病变);尿潴留、截瘫(脊髓受累)。
- 颅神经损害:视神经炎致视力下降,动眼神经麻痹引起复视,面神经受累导致周围性面瘫。
- 癫痫发作:局灶性或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多见于脑皮质受累者。
参考文献:、等专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