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神经系统结核Unspecified Tuberculosis of the nervous system
编码1B11.Z
关键词
索引词Tuberculosis of the nervous system、未特指的神经系统结核、神经系统结核、中枢神经系统TB[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结核、CNS[中枢神经系统]TB[结核]
缩写NS-TB、Nervous-System-Tuberculosis
别名脑结核、脊髓结核、脑膜结核、神经结核病
未特指的神经系统结核(1B11.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 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PCR检测特异性基因(如IS6110、MPB64)阳性。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性头痛(≥2周)伴发热(体温≥37.5℃)
-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
- ≥1项神经功能缺损(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意识障碍)
- 脑脊液异常三联征:
- 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升高(>5个/μL)
- 蛋白质显著升高(>100 mg/dL)
- 葡萄糖降低(<45 mg/dL或血糖比值<0.5)
- 典型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特征:
- MRI增强扫描:基底池脑膜线样强化(敏感性80%)
- CT/MRI:脑实质结核瘤(环形强化病灶,直径>0.5 cm)
- 免疫学证据: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特异性>95%)
- 脑脊液ADA升高(>10 U/L,敏感性60-90%)
- 流行病学风险:
- 活动性肺结核或肺外结核病史
- HIV感染或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
- 影像学特征: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金标准中任意一项。
- 高度疑似: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查] A --> C[脑脊液分析] A --> D[影像学检查] A --> E[免疫学检查] A --> F[其他实验室检查]
B --> B1[脑脊液抗酸染色] B --> B2[脑脊液结核培养] B --> B3[脑脊液PCR检测]
C --> C1[细胞计数与分类] C --> C2[生化检测:蛋白/葡萄糖] C --> C3[ADA活性测定]
D --> D1[头颅MRI增强扫描] D --> D2[头颅CT平扫+增强] D --> D3[胸部X线/CT]
E --> E1[γ-干扰素释放试验] E --> E2[结核抗体检测]
F --> F1[血常规] F --> F2[CRP/ESR] F --> F3[肝肾功能]
判断逻辑:
-
病原学检查:
- 抗酸染色:快速但敏感性低(10-20%),阳性可确诊。
- 培养:金标准(特异性100%),需4-8周,阴性不能排除。
- PCR:高敏感性(60-80%),早期诊断首选。
-
脑脊液分析:
- 淋巴细胞增多:区别于细菌性脑膜炎(中性粒细胞为主)。
- 蛋白升高+葡萄糖降低:提示血脑屏障破坏和炎症活动。
- ADA>10 U/L:支持结核性脑膜炎,但需排除淋巴瘤。
-
影像学检查:
- MRI增强:基底池脑膜强化为特征性表现(敏感性90%)。
- 环形强化病灶:直径>0.5 cm提示结核瘤。
- 胸部影像:50%病例伴活动性肺结核。
-
免疫学检查:
- IGRA阳性:提示结核感染,但不能区分活动/潜伏感染。
- 抗体检测:临床价值有限(敏感性<50%)。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
脑脊液白细胞 | 0-5个/μL | >5个/μL(淋巴细胞为主):提示慢性脑膜炎 | 结合生化与病原学检查 |
脑脊液蛋白质 | 15-45 mg/dL | >100 mg/dL:血脑屏障破坏,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 需排查肿瘤/自身免疫病 |
脑脊液葡萄糖 | 40-70 mg/dL | <45 mg/dL 或血糖比值<0.5:病原体消耗葡萄糖 | 支持感染性诊断 |
脑脊液ADA | <9 U/L | >10 U/L:提示结核性脑膜炎(敏感性80%) | 阴性需结合PCR/培养 |
血清CRP | <5 mg/L | >50 mg/L: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或炎症活动 | 监测治疗反应 |
血沉(ESR) | <20 mm/hr(男) | >40 mm/hr:非特异性炎症标志 | 需排除其他慢性炎症疾病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 阴性(<0.35 IU/mL) | 阳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需结合临床表现区分活动/潜伏感染 |
脑脊液PCR | 阴性 | 阳性:确诊神经系统结核(特异性>95%) | 立即启动抗结核治疗 |
关键异常组合的临床意义:
- 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蛋白>100 mg/dL+葡萄糖降低 = 高度提示结核性脑膜炎
- MRI基底池强化+脑脊液ADA>10 U/L = 支持活动性神经系统结核
- PCR阳性+典型症状 = 确诊依据,无需等待培养结果
四、诊断流程要点
- 优先级:
- 首选腰椎穿刺(脑脊液三联征+PCR)
- 次选MRI增强(评估脑膜/实质病变)
- IGRA/ADA作为辅助证据
- 禁忌证:
- 腰穿禁忌者(如脑疝风险)→ 依赖影像学+血清学
- 治疗响应评估:
- 治疗2周后复查脑脊液:白细胞下降>50%提示有效
- 持续蛋白升高→警惕结核瘤形成或耐药
参考文献:
WHO《结核病诊断操作手册》(2023)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管理指南》
《柳叶刀神经病学》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