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寄生螨虫的皮肤侵染Other specified Infestation by mites
编码1G07.Y
关键词
索引词Infestation by mites、其他特指寄生螨虫的皮肤侵染、蜱寄生性眼睑侵染、奶酪螨痒病、椰子螨皮炎、剧扰四爪螨侵染
缩写QTFZJSMC-DRQ、OTCJMC-PFQ
别名螨虫病、螨虫性皮炎、螨虫感染、螨虫侵染
其他特指寄生螨虫的皮肤侵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显微镜检阳性:皮肤刮片或活检标本中直接观察到特定螨虫(如腐食酪螨、棕榈螨等)或其虫卵,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 低倍镜(×100)下每视野≥3只成虫
- 发现典型虫卵结构(椭圆形,直径50-150μm)
- 显微镜检阳性:皮肤刮片或活检标本中直接观察到特定螨虫(如腐食酪螨、棕榈螨等)或其虫卵,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
必须条件:
- 典型皮损表现:
- 符合特殊类型特征:
- 蜱寄生性眼睑侵染:眼睑水肿伴中央瘀点
- 奶酪螨痒病:前臂屈侧/颈部荨麻疹样皮疹
- 椰子螨皮炎:手部靶形红斑
- 剧扰四爪螨侵染:下肢瘀点样丘疹
- 暴露史确认:
- 发病前72小时内有明确接触史(污染衣物/食品/职业暴露)
- 典型皮损表现:
-
支持条件:
- 瘙痒昼夜节律:夜间瘙痒加剧(VAS评分夜间≥7分)
- 过敏反应证据:
- 血清总IgE>200 IU/mL
- 螨虫特异性IgE阳性(≥3级)
- 环境检测阳性:
- 患者生活环境检出螨虫密度>100只/g粉尘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查] A --> C[炎症评估] A --> D[过敏检测] A --> E[环境检测]
B --> B1[皮肤刮片镜检] B --> B2[皮肤活检] B --> B3[胶带粘贴法]
C --> C1[血常规] C --> C2[CRP/ESR] C --> C3[组织病理学]
D --> D1[血清总IgE] D --> D2[螨虫特异性IgE] D --> D3[斑贴试验]
E --> E1[环境粉尘采样] E --> E2[显微镜计数]
判断逻辑:
-
皮肤刮片镜检:
- 阳性(发现虫体):直接确诊,需鉴别螨虫种类
- 阴性:需结合临床,必要时重复采样(检出率与采样部位相关)
-
组织病理学:
- 角质层内见虫体横断面→确诊
- 真皮浅层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支持过敏反应
-
螨虫特异性IgE:
- ≥3级阳性提示致敏状态,需结合暴露史
- 阴性不能排除非过敏型侵染
-
环境检测:
- 粉尘螨虫密度>100只/g→提示感染源
- 与患者皮损分布区域关联分析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血常规 | WBC 4-10×10⁹/L | >10×10⁹/L提示继发感染;嗜酸粒细胞>5%支持过敏反应 |
血清总IgE | <100 IU/mL | >200 IU/mL提示I型超敏反应,需排查螨虫致敏 |
螨虫特异性IgE | 阴性(<0.35 kUA/L) | ≥0.7 kUA/L(3级)确认致敏,指导脱敏治疗 |
组织病理 | 无虫体/炎症 | 角质层虫体→确诊;海绵水肿+嗜酸细胞浸润→过敏性皮炎 |
环境螨密度 | <100只/g粉尘 | >500只/g为高危暴露,需环境干预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镜检阳性→立即驱虫治疗(外用除虫菊酯)
- IgE显著升高→联合抗组胺药物
- 环境螨密度超标→专业消杀+防护教育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确诊路径:暴露史 + 特征性皮损 + 镜检虫体
- 关键鉴别点:
- 与疥疮鉴别:剧扰四爪螨侵染无指缝隧道征
- 与湿疹鉴别:奶酪螨痒病有明确接触史
- 避免误诊要点:夜间瘙痒加剧需优先排查螨虫侵染
参考文献:
- WHO《ICD-11寄生虫病分类指南》
- 《临床寄生虫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3;37(2):245-258(螨虫性皮炎诊断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