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深层细菌性毛囊炎或脓性脓肿Deep bacterial folliculitis or pyogenic abscess of the skin
编码1B75
子码范围1B75.0 - 1B75.Z
关键词
索引词Deep bacterial folliculitis or pyogenic abscess of the skin
缩写深部毛囊炎、深部脓肿
别名深层细菌性毛囊炎、化脓性毛囊炎、皮肤脓肿、金黄色葡萄球菌毛囊炎、深部感染性毛囊炎、深部脓性毛囊炎、深部脓肿性毛囊炎、深层化脓性毛囊炎、深层脓性毛囊炎、皮肤深层脓肿、深部细菌性感染、皮肤深层化脓性感染、深部化脓性感染
(1B75)皮肤深层细菌性毛囊炎或脓性脓肿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局部疼痛与触痛:
- 以毛囊为中心的持续性钝痛或跳痛,触压时加重(高发率:80%-90%)。
- 疖(1B75.0)早期表现为硬结伴压痛(常见);痈(1B75.1)疼痛范围更广且更剧烈(高发率:70%-85%)。
-
瘙痒或灼热感:
- 浅表性毛囊炎(如单纯性毛囊炎)常伴轻度瘙痒(低:20%-30%);深部感染(如疖病、痈)以灼热感为主(中:40%-50%)。
全身症状
- 发热与乏力:
- 深部感染(如痈、多发性疖病)可伴低热(38°C以下)或全身不适(低:10%-20%);合并蜂窝织炎或败血症时高热(罕见:<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毛囊性丘疹与脓疱:
- 初发为红色毛囊性丘疹,中央形成黄白色脓栓(高:90%-95%)。
- 脓疱直径通常为1-5mm,周围绕以红晕(常见)。
-
深部肿胀与波动感:
- 疖(1B75.0):单发硬结,成熟后中央软化伴波动感(高:80%-90%)。
- 痈(1B75.1):多窦道脓肿,表面呈“沼泽状”隆起,多个脓头排出脓液(特异性高,发生率:60%-75%)。
- 皮肤脓肿(1B75.3):皮下波动性肿块,直径可达2-10cm(高:70%-85%)。
-
区域淋巴结肿大:
- 感染扩散时,邻近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中:30%-40%)。
并发症相关体征
- 瘢痕形成与毛发脱落:
- 慢性或复发性感染可致毛囊破坏,遗留萎缩性瘢痕(低:10%-15%)。
- 头皮深部毛囊炎(如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可导致永久性脱发(罕见:<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病原学检测
- 细菌培养阳性率: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约80%-90%(含MRSA 20%-30%);链球菌或混合感染占10%-20%(《细菌性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 组织病理学
- 毛囊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伴脓肿形成(高:90%-95%);深部感染可见皮下脂肪层坏死及窦道结构(《实用皮肤病学》)。
- 影像学辅助诊断
- 超声检查:深部脓肿可见液性暗区伴血流信号增强(敏感性:85%-90%)。
注:临床表现因感染深度、病原体种类及宿主免疫状态差异显著。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HIV感染者)易进展为深部脓肿或全身性感染,需警惕并发症如败血症或坏死性筋膜炎。治疗需结合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