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联合免疫缺陷Unspecified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ies

更新时间:2025-06-18 20:46:54
编码4A01.1Z

关键词

索引词Combined immunodeficiencies、未特指的联合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淋巴细胞减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T细胞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T和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
缩写CID、未特指联合免疫缺陷
别名联合免疫缺陷症、综合免疫缺乏症、联合免疫不全

未特指的联合免疫缺陷(4A01.1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免疫细胞功能联合缺陷
      • T细胞数量绝对计数<1.0×10⁹/L(儿童)或<0.8×10⁹/L(成人)伴功能异常(丝裂原增殖反应≤正常值30%)。
      • B细胞数量<0.1×10⁹/L或血清IgG<4g/L(儿童)/<5g/L(成人)伴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缺失。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反复严重感染史
      • 1年内≥3次需住院治疗的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呼吸道/消化道/全身性)。
      • 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CMV感染)。
    • 淋巴细胞发育异常
      • 影像学确认胸腺发育不良(胸腺指数≤0.25)或外周淋巴结/扁桃体缺如。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生长发育障碍
      • 身高/体重持续<-2SD(同年龄同性别标准)。
    • 免疫失调表现
      • 自身免疫病(关节炎、溶血性贫血)或过敏性疾病(哮喘、湿疹)。
    • 家族史
      • 一级亲属中不明原因婴幼儿死亡或反复感染病史。
  4.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或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可确诊。
    • 符合2项"必须条件"+≥1项"支持条件"提示高度可能,需基因检测排除已知免疫缺陷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联合免疫缺陷评估] --> B[免疫细胞分析] A --> C[体液免疫评估] A --> D[感染病原检测] B --> B1[T细胞亚群计数] B --> B2[T细胞增殖试验] B --> B3[NK细胞活性] C --> C1[血清免疫球蛋白] C --> C2[特异性抗体应答] C --> C3[B细胞计数] D --> D1[微生物培养] D --> D2[PCR病原检测] D --> D3[血清学抗体] A --> E[影像学检查] E --> E1[胸部CT-胸腺评估] E --> E2[腹部超声-淋巴器官] A --> F[基因检测] F --> F1[全外显子测序] F --> F2[靶向Panel测序]

判断逻辑

  1. 免疫细胞分析
    • T细胞减少(CD3+<500/μL)伴增殖缺陷→提示细胞免疫核心损伤
    • NK活性降低→扩大感染风险谱
  2. 体液免疫评估
    • IgG低下+疫苗抗体应答缺失→确诊体液免疫缺陷
    • 孤立性IgA/IgM异常→需排除其他免疫缺陷
  3. 影像学检查
    • 胸腺缺如+淋巴结发育不良→支持原发性联合缺陷
    • 正常胸腺影像→需排查获得性因素
  4. 基因检测
    • 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因属"未特指"类型)
    • 阳性结果可明确亚型分类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T细胞计数 CD3+:700-2200/μL <500/μL→严重缺陷,易发病毒/真菌感染;>2200/μL→需排查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IgG 儿童:4-16g/L 成人:5-15g/L <4g/L→抗体缺陷,需IVIG替代;突然升高→可能继发感染刺激
T细胞增殖试验 刺激指数≥10 ≤3→细胞免疫衰竭,需预防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CD4/CD8比值 1.0-3.5 <0.9→HIV样免疫失调;>3.5→自身免疫风险增高
疫苗抗体滴度 破伤风>0.1IU/mL 接种后仍<0.01IU/mL→B细胞功能衰竭,需加强免疫策略
胸腺指数 CT值≥0.3 ≤0.25→胸腺发育不良,提示胚胎期造血缺陷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1. 持续淋巴细胞减少→启动感染预防(复方新诺明预防肺孢子虫)
  2. IgG<2g/L→立即开始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替代治疗
  3. T细胞增殖缺陷→避免活疫苗接种,筛查潜伏性病毒感染(CMV/EBV)

四、诊断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S[反复感染+发育迟缓] --> T1{淋巴细胞计数} T1 -->|低下| T2[T/B细胞亚群分析] T1 -->|正常| T3[功能试验] T2 -->|联合缺陷| Dx[确诊UCID] T2 -->|单一缺陷| Dd[鉴别其他PID] T3 -->|功能异常| Dx T3 -->|正常| Id[排查继发因素] Dx --> G[基因检测+家系验证]

诊断要点

  1. 核心依据是T/B细胞联合缺陷的实验室证据
  2. "未特指"需排除已知基因缺陷型免疫缺陷(如RAG1/2突变)
  3. 持续6个月以上的感染模式比单次检测更有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IUIS《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分类指南》(2022)
ESID诊断标准共识
《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联合免疫缺陷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