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盆腔器官脱垂Unspecified Pelvic organ prolapse

更新时间:2025-06-18 20:06:39
编码GC40.Z

关键词

索引词Pelvic organ prolapse、未特指的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脱垂、盆底功能障碍、会阴松弛、会阴功能不全、女性生殖器脱垂、女性脱垂、盆腔脏器脱垂、女性生殖器官脱垂
缩写盆腔器官脱垂-NOS、Pelvic-Organ-Prolapse-NOS
别名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膀胱膨出、直肠膨出、Uterine-Prolapse、Vaginal-Wall-Prolapse、Cystocele、Rectocele

未特指的盆腔器官脱垂(GC40.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妇科检查(POP-Q分期系统)
      • 在最大用力状态(Valsalva动作)下,通过标准化测量点(Aa、Ba、C等)确认盆腔器官脱垂超出处女膜平面≥1cm(POP-Q分期≥Ⅱ期)。
  2. 必须条件(确诊必需)

    • 主观症状:持续存在的盆腔下坠感/异物感(≥3个月),且症状在站立或活动时加重。
    • 客观体征:妇科检查直接观察到阴道壁/子宫/直肠等器官脱垂(可见或可触及脱出物)。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危险因素(需满足≥2项):
      • 多产史(≥2次阴道分娩)或难产史
      • BMI≥30(肥胖)
      • 慢性腹压增高(便秘/慢性咳嗽≥3个月)
      • 绝经后状态
    • 功能障碍证据
      • 尿流动力学检查显示压力性尿失禁(腹压漏尿点压力<60cmH₂O)
      • 盆底超声显示肛提肌裂孔面积>25cm²(静息期)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1. 基础评估
      ├─ 病史采集(产科史/手术史/症状特征)
      ├─ 体格检查
      ├─ 妇科检查(POP-Q分期)
      ├─ 神经系统检查(骶反射)
      └─ 症状问卷(PFDI-20/PFIQ-7)
    2. 功能评估
      ├─ 泌尿系统
      ├─ 尿常规
      ├─ 尿流动力学
      └─ 直肠功能
      ├─ 直肠指诊
      └─ 肛门测压
    3. 影像学评估
      ├─ 盆底超声(经会阴/经直肠)
      └─ 盆腔MRI(静态+动态)
  2. 判断逻辑

    • POP-Q分期:核心诊断工具,Aa点>+1cm(前壁脱垂)或Ba点>+1cm(后壁脱垂)提示需干预。
    • 盆底超声
      • 肛提肌裂孔>30cm²(Valsalva动作)提示盆底肌松弛
      • 膀胱颈移动度>25mm支持膀胱脱垂诊断
    • 尿流动力学
      • 最大尿流率<15ml/s + 残余尿>100ml提示排尿功能障碍
    • 盆腔MRI:肛提肌撕脱伤(肌肉与耻骨分离>2cm)需手术修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尿常规

    • 白细胞阳性:提示合并尿路感染,需先抗感染治疗再评估脱垂
    • 血尿:需排除膀胱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2. 尿流动力学指标

    • 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60cmH₂O:确诊压力性尿失禁,需盆底重建术
    • 逼尿肌过度活动(非自主收缩>15cmH₂O):提示混合性尿失禁
  3. 盆底超声参数

    • 膀胱颈位置<耻骨联合下缘:诊断膀胱脱垂(敏感性92%)
    • 直肠壶腹膨入阴道后壁:诊断直肠前突(特异性95%)
  4. 肛肠测压

    • 肛门静息压<40mmHg:提示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 排便推进力<45mmHg:需生物反馈治疗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必须结合症状(下坠感)+体征(可见脱垂)+POP-Q定量评估。
  • 关键辅助检查:盆底超声评估解剖缺陷,尿流动力学明确功能障碍类型。
  • 治疗导向
    • ALPP<60cmH₂O → 抗尿失禁手术
    • 肛提肌撕脱伤 → 肌肉修复术
    • 单纯脱垂无失禁 → 盆底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IUGA/ICS《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术语标准化报告》(2021)
  2. FIGO《盆腔器官脱垂管理指南》(2022)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盆腔器官脱垂诊治指南》(2023)
  4. AJOG《盆底影像学评估专家共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