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疾患Disorders of orbit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41
子码范围9A20 - 9A2Z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orbit
缩写眼病、眶病
别名眼窝病、眼球后方疾病、眼部周围病变

眼眶疾患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一、临床定义

眼眶疾患是指发生在眼球周围骨质结构(即眼眶)及其内容物(包括软组织、脂肪、肌肉、神经、血管等)中的各种疾病。这些疾患可能影响眼眶的功能和结构,导致视力损害或其他眼部症状。

  • 主要分类

    • 炎症性:如眼眶蜂窝织炎、眼眶炎性假瘤。
    • 肿瘤性:包括良性或恶性肿瘤,例如海绵状血管瘤(良性)、淋巴瘤(恶性)等。
    • 外伤性:由直接外力导致的眼眶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如出血、水肿)。
    • 先天性:如先天性眼眶发育不全或颅面畸形相关异常。
    • 代谢内分泌性:甲状腺相关眼病(Graves眼病)。
    • 感染性: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眼眶脓肿、结核性眶炎等。
  • 常见临床表现

    • 眼球突出(单侧或双侧)。
    • 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
    • 眼痛、眼睑红肿、复视。
    • 眼睑退缩或闭合不全(如甲状腺眼病)、眼球运动受限。

二、医学定义

眼眶是颅面骨构成的骨性腔隙,由七块骨(额骨、蝶骨、颧骨等)围成,内含眼球、眼外肌、视神经、泪腺、脂肪及神经血管。眼眶疾患指上述结构的病理改变,包括占位性病变、炎症反应、结构破坏或功能异常。

  • 病理生理机制
    • 炎症:免疫细胞浸润引发组织水肿、纤维化或肉芽肿形成。
    • 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占位效应,压迫或侵犯邻近组织。
    • 创伤:机械性损伤引发骨折、出血或神经肌肉损伤。
    • 发育缺陷:胚胎期眼眶骨或软组织发育异常。
    • 代谢内分泌失调:自身抗体(如TSH受体抗体)介导的眶内组织炎性反应。

三、病因:病原学机制

  1. 感染因素

    • 细菌性: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 病毒性:如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
    • 真菌性:曲霉菌、毛霉菌等,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2. 肿瘤因素

    • 原发性:起源于眼眶组织,如泪腺多形性腺瘤(良性)、横纹肌肉瘤(恶性)。
    • 转移性:乳腺癌、肺癌等转移至眼眶。
  3. 免疫相关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相关眼病,因交叉免疫反应攻击眼眶成纤维细胞。
    • 非感染性炎症:如特发性眼眶炎性综合征(原称炎性假瘤)。
  4. 遗传与发育

    • 基因突变:如SOX2基因异常导致的先天性小眼球综合征。
    • 系统性疾病关联:神经纤维瘤病Ⅰ型伴发的眼眶病变。

四、病因:传播途径与高危因素

  1. 感染途径

    • 邻近扩散:鼻窦炎(尤其筛窦)、牙源性感染直接蔓延。
    • 血行传播:脓毒血症或远处感染灶经血行播散。
    • 外伤性侵入:异物穿透伤或术后感染。
  2. 高危人群

    • 免疫抑制患者(如器官移植术后、糖尿病控制不佳者)。
    •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甲减)患者。
    • 有眼眶放射治疗史或肿瘤病史者。
  3. 诱发因素

    • 未控制的慢性炎症(如鼻窦炎、泪囊炎)。
    • 吸烟(显著加重甲状腺眼病进展)。
    • 延误诊治导致感染扩散或肿瘤进展。

依据来源:《中华眼科杂志》、《眼科学》教材、国际眼科学会指南、临床病例报道及相关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