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正常人,血管外Immunoglobulins, normal human, extravascular
编码XM3H32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生物制品(血液制品) - 来源与性状
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通过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经病毒灭活处理制备。主要成分为人免疫球蛋白G(IgG),包含广谱抗病原体的中和抗体,其IgG亚类分布与天然人血浆比例相近。血管外制剂为澄清或微乳光液体,pH值接近中性。 - 管理级别
Rx-G(非管制处方药)
原因:作为血液制品需严格管理使用,但未涉及麻醉、精神类成分,不纳入特殊管制药品范畴。 - 临床价值
替代药(A)
原因:用于补充免疫缺陷患者的IgG抗体,提供被动免疫保护,是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如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相关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替代治疗选择。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 免疫替代治疗
纠正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 免疫调节作用
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 感染预防
预防麻疹、甲型肝炎等病毒暴露后感染(需在暴露后7天内肌注)。 - 抗体补充
用于抗体生成障碍患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的感染预防。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疼痛(血管外给药常见)
• 全身反应:发热、寒战、头痛、恶心
• 罕见严重反应:过敏反应(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血栓事件、急性肾损伤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对人免疫球蛋白或辅料过敏者、选择性IgA缺乏伴IgE/IgG抗体者(可能引发过敏)
• 相对禁忌:严重酸碱代谢紊乱、高血容量状态、肾功能不全
• 特殊风险:大剂量输注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监测血液黏度
重要提示
- 血管外制剂(肌肉注射)与静脉制剂不可混用。
- 需在具备过敏反应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首次输注建议低速输注观察。
- 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体重、适应症调整,例如:
• 免疫缺陷替代治疗:每月0.4-0.8g/kg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每日0.4g/kg,连用5天 - 妊娠期使用需严格评估获益-风险比。
医疗建议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