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糖尿病性酸中毒Other specified Diabetic acidosis
编码5A22.Y
关键词
索引词Diabetic acidosis、其他特指的糖尿病性酸中毒、药物或化学药物引起的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伴昏迷、Kussmaul呼吸
缩写DKA、糖尿病性酸中毒
别名糖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型
其他特指的糖尿病性酸中毒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代谢性酸中毒证据: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H<7.3且血清HCO₃⁻<18 mmol/L。
- 糖尿病基础: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
- 排除典型DKA/HHS:
- 酮体水平:血β-羟丁酸<3.0 mmol/L或尿酮体弱阳性(区别于DKA的强阳性)。
- 血浆渗透压<320 mOsm/kg(区别于HHS的>320 mOsm/kg)。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特定诱因存在(至少符合1项):
- 近期使用双胍类药物(尤其eGFR<45 mL/min/1.73m²)。
- 酒精滥用史(>80g/天乙醇摄入)。
- 合并脓毒症、甲亢危象或肾上腺危象。
- 遗传性代谢疾病史(如线粒体病)。
- 酸中毒相关临床表现:
- Kussmaul呼吸(深大呼吸)或呼吸频率>20次/分。
- 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恶心/呕吐或腹痛。
- 特定诱因存在(至少符合1项):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电解质紊乱三联征:
- 血钾>5.5 mmol/L(酸中毒导致细胞内钾外移)。
- 血钠<135 mmol/L(稀释性低钠)。
- 血磷<0.8 mmol/L(胰岛素缺乏致磷细胞内转移)。
- 器官功能障碍标志:
- 血肌酐升高(较基线增加≥26.5 μmol/L)。
- 乳酸>2.0 mmol/L(非乳酸酸中毒时可能正常)。
- 电解质紊乱三联征: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金标准+必须条件中"特定诱因"及"酸中毒表现"。
- 高度疑似:满足必须条件+支持条件中≥2项(需紧急干预)。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始评估] --> B[实验室筛查] A --> C[诱因排查] B --> D[血气分析] B --> E[血糖+酮体] B --> F[电解质+肾功能] C --> G[药物史审查] C --> H[感染指标] C --> I[内分泌功能] D --> J[酸中毒类型判断] E --> K[酮症程度] F --> L[脱水/肾损评估] G --> M[双胍/酒精检测] H --> N[PCT/CRP] I --> O[甲状腺/皮质醇]
判断逻辑:
- 血气分析:
- pH<7.3且AG(阴离子间隙)>12 mmol/L → 高AG代谢性酸中毒。
- AG正常但HCO₃⁻↓ → 需排查肾小管酸中毒(如合并肾病)。
- 血糖与酮体:
- 血糖>13.9 mmol/L但血β-羟丁酸<3.0 mmol/L → 支持非酮症酸中毒。
- 诱因定向检查:
- 血乳酸>4.0 mmol/L → 指向双胍相关或脓毒症。
- TSH<0.1 mU/L + FT4↑ → 提示甲亢危象参与。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
动脉血pH | <7.3 | 酸中毒直接证据,每下降0.1提示死亡率增加25% |
血β-羟丁酸 | 1.0-3.0 mmol/L | 轻度酮症,区别于DKA(通常>3.0),提示混合机制 |
血乳酸 | >2.0 mmol/L | 组织低灌注/缺氧,>4.0 mmol/L需停用双胍类并扩容 |
血钾 | >5.5 mmol/L | 假性高钾(酸中毒所致),纠正酸中毒后可能骤降,需预防性补钾 |
血肌酐 | 较基线升高>26.5 μmol/L | 肾前性肾损伤(脱水)或急性肾小管坏死,需评估容量状态 |
C肽 | <0.5 ng/mL | 提示胰岛素绝对缺乏(1型糖尿病基础) |
血清渗透压 | 300-320 mOsm/kg | 排除高渗状态,指导补液类型(低渗 vs 等渗)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特定诱因(药物/疾病/代谢缺陷)。
- 关键鉴别:通过酮体水平(β-羟丁酸)和渗透压区别于DKA/HHS。
- 处置重点:
-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如双胍类)。
- 针对诱因治疗(抗感染/内分泌危象处理)。
- 小剂量胰岛素静滴(0.05 U/kg/h)控制高血糖。
参考文献:
《威廉姆斯内分泌学》(第14版)、ADA《糖尿病诊疗标准》(2025)、IDF《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管理指南》(2024)、UpToDate临床决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