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痔Unspecified Haemorrhoids
编码DB60.Z
关键词
索引词Haemorrhoids、未特指的痔、痔、痔疮、未特指的痔,不伴并发症 [possible translation]、未特指的痔,不伴并发症、痔出血,未提及程度
缩写WTZD、WTDZ
别名内痔、外痔、混合痔、Hemorrhoids-NOS
未特指的痔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无痛性便血(鲜红色血液附着粪便或便纸)
- 排便时痔块脱出(可自行还纳或需手法复位)
- 客观体征确认:
- 肛门镜检查显示齿状线上方黏膜下静脉丛扩张(内痔)或齿状线下方皮下血管丛扩张(外痔)
- 典型症状组合: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次要症状:
- 肛周瘙痒或潮湿感(因黏液刺激)
- 肛门坠胀感(久坐/站立后加重)
- 危险因素:
- 长期便秘/腹泻史
- 妊娠期或产后状态
- 低纤维饮食/久坐习惯
- 排除标准:
- 无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或坏死等并发症
- 肛门指诊排除直肠癌(无质硬肿块)
- 次要症状: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
- ≥1项必须条件症状 + 肛门镜阳性发现
- 支持诊断:
- 存在≥2项支持条件 + 排除其他肛肠疾病
- 确诊需同时满足: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体格检查] A --> C[器械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肛门视诊:观察脱出物/分泌物] B --> B2[肛门指诊:触及柔软团块/硬结] C --> C1[肛门镜:直视静脉扩张] C --> C2[直肠超声:评估深部痔] D --> D1[血常规:筛查贫血] D --> D2[便潜血:确认出血]
判断逻辑:
- 肛门视诊/指诊:
- 发现肛缘肿块或皮下硬结 → 提示外痔可能
- 无触痛团块 → 支持内痔诊断
- 肛门镜(核心检查):
- 齿状线上黏膜隆起呈紫红色 → 确诊内痔
- 齿状线下皮肤血管扩张 → 确诊外痔
- 直肠超声:
- 黏膜下层血流信号增强 → 辅助判断痔血管分布
- 实验室联动:
- 便潜血阳性 + 血红蛋白下降 → 证实慢性失血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男<130 g/L,女<120 g/L):
- 意义:提示慢性失血性贫血
- 处理:补充铁剂 + 评估出血量,Hb<70 g/L需输血
- 血红蛋白↓(男<130 g/L,女<120 g/L):
- 便潜血试验:
- 阳性:
- 意义:证实活动性出血,但需排除肠道肿瘤
- 处理:结合肛门镜明确出血源
- 阳性:
- 炎症指标:
- CRP/ESR正常:
- 意义:排除感染性并发症,符合"未特指痔"定义
- CRP/ESR正常: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症状+肛门镜的客观证据,需排除并发症
- 检查优先级:肛门镜 > 指诊 > 实验室
- 关键鉴别:
- 便血需排除结直肠癌(必备肛门指诊)
- 疼痛性肿块需排除血栓性外痔
参考文献:
-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痔诊治指南》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痔临床诊疗指南》
- WHO ICD-11 消化系统疾病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