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大肠息肉Other specified Polyp of large intestine
编码DB35.Y
关键词
索引词Polyp of large intestine、其他特指的大肠息肉
缩写DXY、CRC-P
别名polypofintestine、intestinal-polyp、colonic-polyp、rectal-polyp、bowel-polyp、adenomatous-polyp-of-intestine、mucosal-polyp-of-intestine、intestinal-wall-polyp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升结肠--结肠脾曲--横结肠--盲肠--结肠肝曲--降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直肠--乙状结肠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贫血或其他红细胞疾患
3A00.01慢性出血后贫血3A01.3内因子缺乏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3A01.3Y其他特指的内因子缺乏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3A01.3Z未特指的内因子缺乏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3A20.5Evans综合征3A02.4药物性叶酸盐缺乏性贫血3A72.0先天性铁粒幼细胞贫血3A72.0Y其他特指的先天性铁粒幼细胞贫血3A72.0Z未特指的先天性铁粒幼细胞贫血3A03.40获得性吡哆醇缺乏性贫血3A81获得性红细胞增多症3A81.Y其他特指的获得性红细胞增多症3A81.Z未特指的获得性红细胞增多症3A60.1遗传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A10.1腺苷脱氨酶过多引起的溶血性贫血3A03.3铜缺乏性贫血3A81.1过度输血或违规增血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3A01.2低摄入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3A51.4复合杂合子镰状细胞疾患伴危象3A51.8氧亲和力低的血红蛋白3A02.0遗传性叶酸盐缺乏性贫血3A21.1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3A01.1新生儿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3A61.1慢性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A20.4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A81.0低氧(包括高海拔)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3A51.7高亲和力血红蛋白病3A51.9血红蛋白O病3A01.0遗传性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3A01.4肠道疾病引起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3A01.30恶性贫血3A02.3肠道吸收减少引起的叶酸盐缺乏性贫血3A51.6血红蛋白D病3A00.3需求增加引起的获得性缺铁性贫血3A00缺铁性贫血3A00.Y其他特指的缺铁性贫血3A00.Z未特指的缺铁性贫血3A71.0肿瘤引起的贫血3A70.12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A80先天性红细胞增多症3A80.Y其他特指的先天性红细胞增多症3A80.Z未特指的先天性红细胞增多症3A51.B血红蛋白C/β地中海贫血复合杂合子--溶血性贫血3A4Z未特指的溶血性贫血3A10.3家族性假性高钾血症3A03.42获得性硫胺素缺乏性贫血3A01.5药物性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3A51.1镰状细胞病不伴危象3A00.2吸收减少引起的获得性缺铁性贫血3A00.1低摄入引起的获得性缺铁性贫血3A81.2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3A61.0急性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A20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3A20.Y其他特指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3A20.Z未特指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3A03.5获得性维生素A缺乏性贫血3A20.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抗体型--获得性溶血性贫血3A2Z未特指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3A50.03纯合子或复合杂合子型α0地中海贫血3A20.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混合型,冷抗体型和温抗体型3A51.A血红蛋白E病3A70.10药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A10遗传性溶血性贫血3A10.Y其他特指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3A10.Z未特指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3A50.00轻型α地中海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A6Z未特指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A91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3A71慢性病引起的贫血3A71.Y其他特指的慢疾病引起的贫血3A71.Z慢性病引起的贫血,未特指的3A51.0镰状细胞特性3A03.4获得性其他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3A03.4Y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其他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3A50.2β地中海贫血3A02.2需求增加引起的叶酸盐缺乏性贫血3A10.0磷酸己糖旁路或谷胱甘肽代谢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3A10.0Y其他特指的磷酸己糖旁路或谷胱甘肽代谢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3A10.0Z未特指的磷酸己糖旁路或谷胱甘肽代谢异常引起的溶血性贫血3A51.5血红蛋白C病3A03.41获得性核黄素缺乏性贫血3A60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A60.Z未特指的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A9Y其他特指的贫血或红细胞疾患3A9Z贫血或红细胞疾患,未特指的3A72铁粒幼细胞贫血3A72.Z未特指的铁粒幼细胞贫血3A03.1蛋白缺乏性贫血3A51.3复合杂合子镰状细胞疾患不伴危象3A03其他营养性或代谢性贫血3A03.Y其他或未特指的营养或代谢性贫血3A94急性出血后贫血3A03.6获得性维生素E缺乏性贫血3A50地中海贫血3A50.Y其他特指的地中海贫血3A50.Z未特指的地中海贫血3A70.0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A21获得性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3A21.Y其他特指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3A21.Z未特指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3A50.4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症3A03.0遗传性乳清酸尿症3A61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A61.Y其他特指的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A61.Z未特指的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红细胞增多症3A8Z未特指的红细胞增多症3A90急性病贫血3A70再生障碍性贫血3A70.Z未特指的再生障碍性贫血3A10.0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3A50.3δ,δ-β或γ-δ-β地中海贫血3A50.0α地中海贫血3A50.0Y其他特指的α地中海贫血3A50.0Z未特指的α地中海贫血3A51.2镰状细胞病伴危象3A92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3A01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3A01.Y其他特指的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3A01.Z未特指的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3A02.1低摄入引起的叶酸盐缺乏性贫血3A21.2溶血尿毒症综合征3A60.0先天性非遗传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A50.1α地中海贫血相关综合征3A03.2坏血病性贫血3A10.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3A20.3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3A93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3A70.1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A70.1Y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A70.1Z未特指的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A72.01遗传性综合征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3A71.1慢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贫血3A70.11其他外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3A72.00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3A21.0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3A50.01地中海贫血α链变异3A71.2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贫血3A20.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3A7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3A02叶酸盐缺乏性贫血3A02.Y其他特指的叶酸盐缺乏性贫血3A02.Z未特指的叶酸盐缺乏性贫血3A00.0失血引起的获得性缺铁性贫血3A00.0Z失血引起的获得性缺铁性贫血,未特指的3A50.02血红蛋白H病(包括– α/–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3A1Y其他特指的先天性溶血性贫血3A80.0原发性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营养性或代谢性贫血3A72.1获得性铁粒幼细胞贫血3A51镰状细胞疾患或其他血红蛋白病3A51.Y其他特指的镰状细胞疾患或其他血红蛋白病3A51.Z未特指的镰状细胞疾患或其他血红蛋白病其他特指的大肠息肉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大肠息肉(DB35.Y)是指在大肠内壁上生长的、具有特定病理特征的异常组织,这些息肉不符合腺瘤性、错构瘤性、炎性等明确分类标准。其病理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淋巴样息肉、幼年性息肉及其他具有独特组织学特征的罕见息肉类型。这类息肉通常为黏膜向肠腔的局限性隆起,多数为良性病变,但部分亚型可能具有潜在恶变倾向。
病因学特征
-
遗传因素:
- 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如Peutz-Jeghers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与特定类型的大肠息肉形成相关。这些疾病多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但不同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病理机制。
-
饮食习惯:
- 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可能与肠道微环境改变有关,间接影响黏膜修复过程。但饮食因素在不同类型息肉中的具体作用存在差异。
-
生活方式:
- 久坐、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状态可能通过慢性炎症途径促进息肉形成,而非直接作用于特定病理类型。
-
肠道炎症刺激:
- 慢性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导致反应性息肉样增生,但需与典型炎性假息肉进行病理学鉴别。
-
环境及其他因素:
- 吸烟与饮酒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机制增加黏膜病变风险,年龄增长则与累积性基因损伤相关。
病理机制
-
异质性分子通路:
- 不同亚型息肉涉及特异性分子机制。例如,幼年性息肉与SMAD4/BMP通路异常相关,而淋巴样息肉可能起源于黏膜免疫调节失衡。
-
微环境交互作用:
- 局部细胞因子谱改变(如TGF-β、IL-6水平异常)可影响上皮-间质相互作用,促进特定类型息肉的结构形成。
临床表现
- 无症状性:绝大多数病例通过筛查肠镜意外发现,无特异性症状。
- 出血表现:浅表糜烂可导致间歇性便血或粪便隐血阳性,罕见大量出血。
- 继发改变:巨大息肉可能诱发肠套叠,表现为突发腹痛伴呕吐;直肠息肉偶见里急后重感。
- 伴随体征:遗传相关性息肉常合并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异常等肠外表现。
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目前医学界广泛认可的观点整理而成,具体情况请以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结果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