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炎症性肝病Other specified Certain specified inflammatory liver diseases
编码DB97.Y
关键词
索引词Certain specified inflammatory liver diseases、其他特指的炎症性肝病、肝胆管炎、胆汁淤积性肝炎、毛细胆管性肝炎、急性活动性肝炎、急性活动性肝炎感染、急性弥漫性肝炎、急性转移性肝炎、急性肥厚性肝炎、急性间质性肝炎、急性实质性肝炎、急性活动性非病毒性肝炎、急性非病毒性肝炎、肝萎缩、肝坏死、缺血性肝坏死、肝功能损害、肝脏受损、恶性黄疸、黄色萎缩、黄色肝萎缩
其他特指的炎症性肝病(ICD-11: DB97.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
- 组织学显示界面性肝炎(肝小叶周边炎症)或桥接坏死。
- 特征性表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3个炎症灶/高倍视野),肝细胞玫瑰花结形成。
- 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
-
必须条件(确诊必需):
- 肝功能持续异常:
- ALT/AST > 1.5倍正常值上限(ULN),持续≥6个月。
- 总胆红素(TB)> 34.2 μmol/L(>2 mg/dL)或直接胆红素(DB)> 17.1 μmol/L(>1 mg/dL)。
- 排除其他肝病:
- 病毒性肝炎(HAV/HBV/HCV/HEV血清学阴性)。
- 酒精性肝病(饮酒量<30g/天)及脂肪肝(影像学无脂肪浸润)。
- 病因指向性证据(至少满足1项):
- 药物性肝损伤:RUCAM评分≥8分(明确药物暴露史+时序关联)。
- 自身免疫性肝炎:简化AIH评分≥6分(ANA/SMA阳性+IgG>16g/L)。
- 肝功能持续异常: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临床表现:
- 乏力/黄疸/右上腹痛(持续≥4周)。
- 自身免疫特征:关节痛、皮疹、甲状腺功能异常。
- 血清学阈值:
- γ-球蛋白>20g/L 或 IgG>1.5倍ULN。
- ALP>1.5倍ULN且GGT>3倍ULN(提示胆汁淤积)。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显示肝实质回声增粗(排除胆道梗阻)。
- 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一级检查(初筛)
├─ 肝功能(ALT/AST/ALP/GGT/TB/DB)
├─ 肝炎病毒血清学(HAV/HBV/HCV/HEV)
├─ 血常规+血小板
│
二级检查(病因鉴别)
├─ 免疫学:ANA/SMA/抗-LKM1/AMA-M2
├─ IgG/γ-球蛋白
├─ 铜蓝蛋白/血清铜(排除Wilson病)
│
三级检查(确诊与评估)
├─ 肝脏超声/CT/MRI
├─ 肝硬度检测(FibroScan)
└─ 肝活检(金标准)
- 判断逻辑:
- 肝功能组合:
- ALT/AST↑ > ALP↑ → 肝细胞损伤型(如药物性/自身免疫性)。
- ALP↑ > ALT↑ 且 GGT↑ → 胆汁淤积型(如药物性胆汁淤积)。
- 自身抗体:
- ANA/SMA阳性 → 支持AIH(需结合IgG)。
- AMA-M2阳性 → 排除PBC(转诊专科)。
- 影像学:
- 超声回声增粗+脾大 → 提示肝纤维化(需FibroScan验证)。
- MRI肝胆特异性对比剂滞留 → 提示肝细胞功能障碍。
- 肝活检:
- 界面性肝炎+浆细胞浸润 → 确诊自身免疫性肝炎。
-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指向药物性肝损伤。
- 肝功能组合: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
ALT | 7-40 U/L | >80 U/L:肝细胞损伤 >200 U/L:急性坏死性肝炎 |
停肝毒性药物;排查病毒/自身免疫 |
AST | 13-35 U/L | AST/ALT>2:提示酒精性或进展性纤维化 | 结合GGT/超声评估 |
ALP | 40-129 U/L | >1.5倍ULN:胆汁淤积 孤立性ALP↑:排查骨病/妊娠 |
行MRCP排除胆道梗阻 |
GGT | 8-61 U/L | >3倍ULN:酒精/药物性胆汁淤积 | 戒酒/停药;监测肝功能 |
总胆红素(TB) | 3.4-20.5 μmol/L | >34.2 μmol/L:肝细胞损伤或梗阻 >85.5 μmol/L:高风险肝衰竭 |
紧急评估凝血功能(INR) |
IgG | 7-16 g/L | >16 g/L:自身免疫性肝炎(敏感性70%) | 联合自身抗体检测+肝活检 |
血小板 | 150-400×10⁹/L | <100×10⁹/L:提示门脉高压或进展性纤维化 | 行FibroScan/肝活检评估纤维化 |
抗核抗体(ANA) | <1:40 | ≥1:80:AIH可能(需IgG↑+组织学验证) | 简化AIH评分≥6分则启动免疫治疗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肝活检为金标准,结合持续肝功能异常+病因排除+特异性表现。
- 检查逻辑:初筛肝功能→鉴别病因(免疫/药物)→影像/病理确诊。
- 关键指标:
- ALT/AST持续↑+自身抗体阳性 → 指向自身免疫性肝炎。
- ALP/GGT↑ + 药物暴露史 → 指向药物性胆汁淤积。
- 血小板↓ + 脾大 → 提示纤维化进展,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
-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更新版)》
- EASL临床实践指南: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2022)
- ICD-11肝胆疾病分类标准(WHO,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