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发育不全Optic nerve aplasia

更新时间:2025-06-18 10:56:26
编码LA13.71

关键词

索引词Optic nerve aplasia、视神经发育不全
缩写ONH
别名先天性视神经发育不全、视神经发育不全症、视神经发育异常

视神经发育不全(LA13.71)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1. 视力减退
    • 常见(70%-90%):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可从轻度模糊至完全失明,严重程度与视神经纤维缺失程度相关。部分患者可保留接近正常视力(约10%-20%)[1,2]。
    • 双侧受累者(80%)视力损害更显著,单侧病例(20%)可能因健眼代偿而较晚确诊[3]。
  2. 眼球震颤
    • 常见(30%-50%):表现为不自主的眼球摆动,通常在婴儿期(1-3个月)出现[4]。
  3. 视野缺损
    • 较少见(20%-40%):以下方视野缺损为主,可能与上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相关[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1. 视盘形态异常
    • 视盘缩小:视盘直径仅为正常的1/3-1/2(80%-90%),呈灰白色,生理凹陷消失或极小[1,6]。
    • 双环征:视盘周围环绕低色素晕轮,内环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异常延伸,外环为巩膜-筛板交界(80%-90%)[2,6]。
  2. 视网膜血管异常
    • 血管走行异常:血管扭曲、分支异常或管径变细(50%-70%),部分病例由睫状血管代偿供血[2,7]。
  3. 伴随眼部畸形
    • 小眼球(15%-30%)、虹膜/脉络膜缺损(10%-20%)[1,6]。

全身性关联体征

  1. 内分泌异常
    • 生长激素缺乏(70%)、甲状腺功能减退(43%)、肾上腺功能不全(27%)[3,8]。
  2.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 胼胝体发育不全(30%-50%)、透明隔缺失(20%-30%),与发育迟缓和癫痫相关[3,8]。

影像学特征

  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变薄:以上方象限最显著(90%-95%),平均RNFL厚度仅31.2μm(正常约105μm)[5,9]。
    • RPE/Bruch膜复合体延伸:筛板区域RPE异常增厚(特异性表现,但非普遍)[9]。
  2. 荧光素血管造影(FFA)
    • 血管渗漏或无灌注(60%-80%),提示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6]。

实验室特征

  1. 激素检测
    • 生长激素(GH)、甲状腺素(T4)、皮质醇水平异常(75%-80%),需定期监测[3,8]。

参考文献

  1. 《中华眼科学》(第3版),先天性视神经发育不全章节。
  2. Petersen RA et al., Am J Ophthalmol (1977), 视神经发育不全的临床病理特征。
  3. Borchert M et al., J AAPOS (2018), 视神经发育不全的内分泌与神经关联。
  4. Kim RY et al., Arch Ophthalmol (1989), 上方节段性视神经发育不全的流行病学研究。
  5. Landau K et al.,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4), OCT在视神经发育不全中的应用。

注:数据整合自多中心临床研究及权威教科书,部分发生率范围因人群异质性存在差异。合并内分泌或脑畸形者预后较差,需多学科联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