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综合征,伴多毛(症)Genetic syndromes with hypertrichosis
编码LD27.3
关键词
索引词Genetic syndromes with hypertrichosis、遗传学综合征,伴多毛(症)、Barber-Say综合征、白内障–多毛症–智力缺陷、CAHMR综合征、白内障-多毛症-智力低下综合征、颈部多毛症-周围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
缩写CAHMR
别名遗传性多毛综合征、伴有多毛的遗传综合征、非雄激素依赖性多毛综合征
遗传学综合征,伴多毛(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阳性:
- 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或目标基因测序检出已知致病基因突变(如Barber-Say综合征的_TWIST2_基因突变、CAHMR综合征的_COL4A6_基因突变)。
- 突变需符合以下条件:
- 位于基因功能关键域(如DNA结合域、信号肽区)
- 在公共数据库(如ClinVar、OMIM)中标注为致病性
- 患者表型与基因型匹配(ACMG分类标准)
- 基因检测阳性:
-
必须条件(核心临床特征):
- 多毛症:
- 非雄激素依赖性毛发过度生长(终毛样或胎毛样)
- 累及≥2个非典型部位(如眉弓、背部、四肢伸侧)
- 多系统受累:
- 至少存在以下任意两项:
- 眼部异常(睑外翻、先天性白内障)
- 神经系统异常(智力低下、周围神经病变)
- 皮肤黏膜异常(皮肤萎缩、色素沉着)
- 多毛症: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家族史:
- 一级亲属中存在相似表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或符合X连锁遗传模式(如CAHMR综合征)
- 影像学特征:
- MRI显示脑白质异常(如CAHMR综合征)
- 骨骼X线示发育不良(长骨缩短、椎体畸形)
- 内分泌排除指标:
- 血清总睾酮<2.5 nmol/L(女性)
- DHEAS在年龄匹配正常范围内
- 家族史: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临床评估] --> B{多毛+系统症状?} B -->|是| C[基因检测] B -->|否| D[排除其他多毛症] C --> E[靶向测序] E --> F[阳性:确诊] E --> G[阴性] G --> H[全外显子组测序] H --> I[发现新致病基因] H --> J[阴性:重新评估表型] C --> K[伴随系统评估] K --> L[眼科检查] K --> M[神经心理测试] K --> N[皮肤活检] -
判断逻辑:
- 基因检测:
- 阳性结果可直接确诊,阴性需结合表型排除检测局限性(如镶嵌现象)
- 眼科检查:
- 裂隙灯发现白内障→支持CAHMR综合征
- 眼睑外翻+皮肤松弛→支持Barber-Say综合征
- 神经心理测试:
- IQ<70 +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提示神经病变型综合征
- 皮肤活检:
- 毛囊密度>20个/cm²(正常值5-15个/cm²)
- 真皮层胶原排列紊乱→支持结缔组织受累
- 基因检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基因检测:
- 致病突变阳性:确诊特定综合征亚型,指导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
- 意义未明突变(VUS):需结合家系共分离分析及功能验证
-
内分泌检查:
- 雄激素水平升高(总睾酮>4.5 nmol/L):提示需排除PCOS或CAH
- 17-OH孕酮>30 nmol/L:需ACTH激发试验排除21-羟化酶缺乏
-
神经电生理:
-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0 m/s:提示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缺失:提示轴索变性
-
眼科检查:
- 晶状体混浊(LOCS III分级≥2级):需白内障手术干预
- 角膜荧光染色阳性:提示眼表损伤需人工泪液治疗
-
皮肤组织病理:
- 毛囊生长期比例>90%(正常<85%):解释毛发过度生长机制
- 弹性纤维断裂(Verhoeff染色):支持皮肤老化表型
四、诊断流程总结
- 首要步骤:通过基因检测确认分子诊断(金标准)
- 临床关联:必须满足多毛症+≥2项系统异常
- 鉴别重点:
- 排除雄激素依赖性多毛症(检测睾酮/DHEAS)
- 区分综合征亚型(眼部/神经/皮肤特征组合)
- 多学科管理:
- 眼科随访(每6个月)
- 神经发育评估(每年)
- 心理支持(社交障碍干预)
参考文献:
- OMIM®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 《遗传性皮肤病诊断国际共识》(J Invest Dermatol 2023)
- 《罕见病诊疗指南(2025版)》(国家卫健委)
- ACMG遗传变异解读指南(Genet Med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