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血管骨综合征Congenital vascular bone syndromes
编码LD26.6
子码范围LD26.60 - LD26.6Z
关键词
索引词Congenital vascular bone syndromes
缩写CVBS
别名Klippel-Trénaunay综合征、血管-骨肥大综合征、先天性血管畸形伴骨骼异常综合征
先天性血管骨综合征(LD26.6)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肢体肿胀与沉重感:
- 单侧或双侧肢体肿胀,活动后加重(常见,70%-90%),与静脉回流障碍及淋巴系统异常相关。
- 疼痛:
- 患肢持续性胀痛或刺痛(50%-70%),多见于血管瘤压迫或血栓形成区域。
- 活动受限:
- 关节僵硬或活动范围减小(30%-50%),与骨骼畸形或软组织增生相关。
非典型症状
- 全身伴随症状:
- 低热、乏力(15%-25%),与慢性炎症或血栓性静脉炎相关。
- 皮肤感觉异常:
- 局部皮肤麻木、刺痛或灼热感(10%-20%),因血管瘤侵犯神经末梢。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血管异常:
- 皮肤血管瘤:出生时即存在,表现为鲜红斑痣或毛细血管扩张(高,90%以上)。
- 静脉曲张:肢体外侧浅静脉迂曲扩张(特异性体征,80%-90%)。
- 骨骼与软组织肥大:
- 肢体不对称性增长:患肢比对侧长1-5cm(高,70%-90%),X线显示骨皮质增厚、髓腔狭窄。
- 软组织肿胀:局部脂肪或肌肉过度增生(60%-80%),触诊质地较硬。
并发症相关体征
- 血栓性静脉炎:
- 静脉红肿、压痛(30%-50%),严重者伴溃疡形成(10%-20%)。
- 继发性淋巴水肿:
- 肢体非凹陷性水肿(20%-30%),与淋巴管发育异常相关。
- 内脏受累:
- 肠道静脉石(腹部平片显示钙化灶,10%-15%),偶见肝脾血管瘤(5%-10%)。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 影像学表现
- X线检查:骨皮质增厚、髓腔狭窄,患肢骨长度增加(高,80%-90%)。
- 超声检查:深静脉发育不良(如腘静脉狭窄或闭锁,50%-70%),浅静脉曲张伴血流异常。
- MRI/CT:软组织肥大、血管瘤范围及内脏受累评估(敏感性>90%)。
- 实验室检查
- D-二聚体升高:提示血栓形成风险(30%-50%)。
发生率说明
- 血管异常(血管瘤/静脉曲张):高(90%以上),出生时即存在,随年龄进展。
- 肢体肥大:高(70%-90%),骨与软组织增生并存。
- 血栓性并发症:中(30%-50%),与静脉血流淤滞相关。
- 内脏受累:低(5%-15%),多见于重症患者。
参考文献
- 《血管-骨肥大综合征》(百度百科):三联征定义及影像学特征。
- 《小儿血管-骨肥大综合征》(原创力文档):血管畸形与骨骼异常关联性。
- 《先天性血管异常疾病研究》(人人文库):血栓形成风险及实验室指标。
注:数据基于文献描述性研究,具体发生率因研究人群及病情严重程度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