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old-Chiari畸形I型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I

更新时间:2025-06-18 11:10:22
编码LA07.4

关键词

索引词Arnold-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I、Arnold-Chiari畸形I型、Chiari畸形I型、Arnold-Chiari梗阻I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阿-基氏脑畸形I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IX型、阿诺德-基亚里畸形I型
同义词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I、Arnold-Chiari obstruction type I
缩写CIM-I、ACM-I
别名小脑扁桃体下疝、阿-基畸形I型、阿诺德-基亚里病I型

Arnold-Chiari畸形I型(LA07.4)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后枕部头痛
    • 最常见症状(70%-90%),常因咳嗽、打喷嚏或Valsalva动作加重,可能与脑脊液动力学异常相关。
  2. 颈部疼痛与僵硬
    • 伴随活动受限(60%-80%),与枕骨大孔区域神经压迫或脑膜刺激相关。
  3. 肢体感觉异常
    • 四肢麻木、刺痛或“袜套样”感觉减退(40%-60%),多因脊髓空洞或延髓受压引起。
  4. 肌无力与共济失调
    • 上肢或下肢无力(30%-50%),步态不稳或精细动作障碍(20%-30%)。

非典型症状

  1. 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
    • 延髓受压导致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10%-15%)。
  2. 耳鸣或眩晕
    • 小脑或前庭功能受累(10%-20%)。
  3. 呼吸障碍
    • 罕见(<5%),见于严重脑干受压者,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小脑扁桃体下疝
    • MRI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移≥5mm(诊断核心标准,100%)。
  2.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
    • 合并率20%-40%,颈段或胸段脊髓内液性空洞,表现为节段性感觉分离(痛温觉丧失、触觉保留)。
  3. 锥体束征
    • 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Babinski征)(30%-50%)。

非典型体征

  1. 颅颈交界区骨性畸形
    • 颅底凹陷、寰枕融合或环枢椎脱位(20%-30%)。
  2. 视乳头水肿
    • 罕见(<5%),提示颅内压增高或脑积水。

影像学特征

  1. MRI表现
    • 小脑扁桃体下疝:矢状位T1像显示扁桃体下缘超过枕大孔连线≥5mm(特异性100%)。
    • 脊髓空洞:T2加权像可见脊髓中央管扩张或空洞形成(合并率20%-40%)。
    • 后颅窝容积减小:小脑幕低位、颅底扁平(60%-80%)。
  2. 脑脊液动力学异常
    • 相位对比MRI显示枕大孔区脑脊液流动受阻(70%-90%)。

实验室特征

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


参考文献

  1.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5例Arnold-Chiari畸形I型患者中,80%术后脊髓空洞缩小,MRI确诊率100%。
  2.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后颅窝减压术后临床改善率90%,脊髓空洞缩小率88%。
  3. 豆丁网《Arnold-Chiari畸形的临床分析》:脊髓空洞合并率约30%-40%,头痛发生率70%-90%。

注:症状发生率因年龄、合并症及下疝程度而异,儿童患者更易出现脑积水,成人以脊髓空洞相关症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