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动脉瘤或夹层Unspecified Arterial aneurysm or dissection, excluding aorta

更新时间:2025-06-19 01:08:27
编码BD51.Z

关键词

索引词Arterial aneurysm or dissection, excluding aorta、未特指的动脉瘤或夹层、主动脉以外的动脉瘤或夹层、假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囊状动脉瘤、部位未特指的动脉瘤、动脉瘤、动脉扩张、夹层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蔓状动脉瘤NOS、假性动脉瘤NOS、动脉瘤破裂NOS、动脉瘤NOS [possible translation]、动脉瘤NOS
缩写动脉瘤-NOS、夹层-NOS、Aneurysm-NOS、Dissection-NOS
别名夹层、血管瘤、血管夹层、动脉壁分离、Aneurysm、Dissection、Vascular-Aneurysm、Vascular-Dissection、Arterial-Dilatation、Arterial-Wall-Separation

未特指的动脉瘤或夹层(BD51.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清晰显示动脉瘤形态(局部血管扩张>正常直径1.5倍)或夹层特征(内膜撕裂、真假腔形成)。
    • CT血管成像(CTA)或MR血管成像(MRA):明确显示病变位置、范围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
  2.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

    • 影像学确诊:CTA/MRA/DSA中任意一项明确显示:
      • 动脉瘤:局部血管扩张 ≥ 正常直径1.5倍。
      • 夹层:存在内膜片、真假腔或血液外渗征象。
    • 突发典型症状:撕裂样/刀割样疼痛(70%-90%),伴血管杂音或搏动性肿块(60%-80%)。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血压差异:双侧肢体收缩压差>20 mmHg(40%-70%)。
    • D-二聚体显著升高:>500 μg/L(急性期敏感性70%-90%)。
    • 高危因素:高血压病史、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马凡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
  4. 诊断阈值

    • 符合"金标准"或"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仅符合"支持条件"时需结合至少两项临床表现(如疼痛+血压差异)并排除其他血管急症。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CTA/MRA - 首选]
B --> B2[DSA - 金标准]
B --> B3[超声 - 浅表动脉]
B --> B4[胸片/腹部平片 - 筛查]

C --> C1[D-二聚体]
C --> C2[血常规]
C --> C3[炎症标志物 CRP/ESR]

D --> D1[血压双侧对比]
D --> D2[神经系统评估]
D --> D3[心脏听诊]

判断逻辑详解

  1. CTA/MRA

    • 阳性:显示血管扩张、内膜片或假腔 → 直接支持诊断。
    • 阴性:若症状典型需行DSA确认。
    • 关系:优于超声(深部动脉显示更清晰),但肾功能不全者优选MRA。
  2. 超声

    • 适用部位:颈动脉、四肢动脉、腹主动脉(浅表动脉敏感度80%-90%)。
    • 阳性标志:搏动性肿块+血流紊乱 → 提示动脉瘤;内膜分离征 → 提示夹层。
  3. D-二聚体

    • >500 μg/L:支持急性夹层(需48小时内检测),阴性可排除急性病变。
    • 局限性:非特异性(感染/血栓也可升高),需结合影像学。
  4. 血压双侧对比

    • 收缩压差>20 mmHg提示锁骨下动脉或髂动脉受累 → 指导进一步影像学定位。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D-二聚体 <500 μg/L 急性升高:提示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夹层敏感性70%-90%) 立即行CTA/MRA确认
C反应蛋白(CRP) <10 mg/L 显著升高(>50 mg/L):提示感染性动脉瘤或继发炎症反应 排查感染源,抗生素治疗
血沉(ESR) 男性<15 mm/h
女性<20 mm/h
持续升高:提示慢性炎症(如大动脉炎继发动脉瘤) 结合自身抗体检测
血常规 WBC: 4-10×10⁹/L WBC↑+中性粒↑:细菌感染可能
Hb↓:提示隐匿性出血或夹层渗血
感染时用抗生素;Hb<80g/L需输血评估
便潜血 阴性 阳性:肠道动脉瘤破裂或缺血性肠病 紧急内镜或血管介入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影像学(CTA/MRA/DSA)显示特征性病变,结合突发撕裂样疼痛。
  • 关键辅助
    • D-二聚体用于急性期筛查(阴性可排除急性夹层)。
    • 超声适用于浅表动脉的初步评估。
  • 实验室预警
    • D-二聚体>500 μg/L → 紧急影像学检查。
    • CRP>50 mg/L → 排查感染性动脉瘤。

参考文献

  1. AHA《外周动脉疾病诊疗指南》
  2. ESC《血管疾病诊断与管理共识》
  3. 《血管外科学会(SVS)临床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