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急性心肌梗死Unspecifi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更新时间:2025-06-18 19:06:14
编码BA41.Z

关键词

索引词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未特指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事件、心脏病发作、急性MI[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NOS、AMI[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心脏梗死、心肌梗死NOS、心室梗死、MI[心肌梗死]、心脏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未特指ST段抬高、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血管性心脏破裂 [possible translation]、心脏意外 [possible translation]、心脏破裂 [possible translation]、心脏血栓形成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动脉意外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动脉栓塞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动脉梗死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动脉闭塞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动脉破裂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动脉血栓栓塞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静脉栓塞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动脉血栓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动脉闭塞NOS [possible translation]、冠状血管血栓形成 [possible translation]、心内膜血栓形成 [possible translation]、脂肪性心脏栓塞 [possible translation]、心内血栓 [possible translation]、壁内血栓形成 [possible translation]、附壁血栓形成 [possible translation]、附壁血栓 [possible translation]、心肌破裂 [possible translation]、心内血栓、血管性心脏破裂、心脏意外、心脏破裂、心脏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意外、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梗死、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破裂、冠状动脉血栓栓塞、冠状静脉栓塞、冠状血管血栓形成、心内膜血栓形成、脂肪性心脏栓塞、壁内血栓形成、附壁血栓形成、附壁血栓、心肌破裂、冠状动脉闭塞NOS、冠状动脉血栓、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未特指ST段抬高、急性前壁梗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未特指ST段抬高,伴右心室受累、前侧壁心肌梗塞、前侧壁心肌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未特指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未特指ST段抬高,伴右心室累及、急性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4型、心肌梗死5型、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MINOCA[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
缩写AMI
别名心肌-梗塞、心脏-梗塞

未特指的急性心肌梗死 (BA41.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血栓形成,并满足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ESC 2023指南)。

必须条件

  1. 心肌坏死标志物动态变化
    •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值至少有一次 >99%参考值上限(URL),且存在动态变化(上升/下降模式)。
  2. 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至少满足一项):
    • 缺血症状(典型胸痛 >20分钟);
    • 新发缺血性ECG改变(ST-T改变/病理性Q波/新发LBBB);
    • 影像学证实新发存活心肌丢失(超声/MRI室壁运动异常)。

支持条件

  1. ECG表现
    • ST段抬高(相邻两个导联:V2-V3导联≥0.2mV男性/≥0.15mV女性,其他导联≥0.1mV)
    • 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0.05mV)或T波倒置(≥0.1mV)。
  2. 高危临床特征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90mmHg);
    • 恶性心律失常(室颤/持续性室速)。
  3. 冠心病危险因素
    • 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ACC/AHA 2023分层标准)。

确诊阈值

  • 必须条件1+2同时满足 → 确诊
  • 仅满足必须条件1+支持条件1-2中≥2项 → 高度疑似,需冠状动脉造影验证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始评估] --> B1(心电图ECG) A --> B2(心肌标志物:cTn/CK-MB) A --> B3(床旁超声心动图) B1 --> C1(动态ECG监测) B2 --> C2(标志物系列检测) B3 --> C3(全面心脏超声) C1 --> D1(冠状动脉造影) C2 --> D1 C3 --> D1 D1 --> E1[确诊] D1 --> E2[进一步评估] E2 --> F1(心脏MRI) E2 --> F2(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判断逻辑

  1. 心电图(ECG)

    • ST段抬高:直接指向STEMI,需60分钟内再灌注治疗。
    • ST段压低/T波倒置:提示NSTEMI,结合cTn动态变化确诊。
    • 新发LBBB:等同于STEMI处理(ESC 2023)。
  2. 心肌标志物动态监测

    • cTn:每1-2小时检测,上升幅度>20%提示急性梗死(hs-cTn算法)。
    • CK-MB:cTn不可用时备用,需>参考值2倍且呈升降曲线。
  3. 超声心动图

    •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对应梗死区域定位(如:前壁运动消失=前降支病变)。
    • 并发症筛查:乳头肌断裂(新发二尖瓣反流)、室壁瘤形成。
  4. 冠状动脉造影

    • 罪犯血管:闭塞部位确定STEMI/NSTEMI分型(TIMI血流0-1级)。
    • 非阻塞性病变:提示MINOCA(需心脏MRI验证)。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值范围 异常意义
高敏肌钙蛋白T <14 ng/L >14 ng/L:心肌损伤;动态上升>20%:急性梗死;持续升高>5天:梗死面积扩展
CK-MB <5-25 U/L(方法依赖) >参考值2倍+升降曲线:心肌坏死;早于cTn升高:再梗死监测指标
NT-proBNP <300 pg/mL(<50岁) >1800 pg/mL:提示心功能不全(Killip分级≥II级),死亡风险增加3倍
C反应蛋白 <3 mg/L >10 mg/L:炎症反应活跃,斑块不稳定,PCI术后再狭窄风险增加
D-二聚体 <0.5 mg/L FEU 显著升高:排除肺栓塞/主动脉夹层(需结合影像学)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cTn持续升高:排查非缺血性病因(心肌炎、肾功能衰竭)。
  • NT-proBNP>1800 pg/mL:启动抗心衰治疗,避免过量输液。
  • CRP>10 mg/L:强化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80mg/日)。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路径:胸痛患者 → 立即ECG + cTn → 动态监测cTn变化 → 确诊后90分钟内冠脉造影。
  2. 特殊情形
    • cTn升高但冠脉正常:行心脏MRI排除心肌炎/应激性心肌病。
    • ECG无改变+典型症状:每1小时复查ECG,并行超声筛查。
  3. 避免误诊:需鉴别主动脉夹层(D-二聚体+CTA)、肺栓塞(D-二聚体+CTPA)。

参考文献

  1. ESC 2023 Guidelines for ACS Management
  2. ACC/AHA 2023 Key Data Elements for MI
  3. Fourth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2018)
  4.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12th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