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结功能障碍Sinus node dysfunction

更新时间:2025-06-19 01:24:21
编码BC80.2
子码范围BC80.20 - BC80.2Z

关键词

索引词Sinus node dysfunction
同义词SND - [sinus node dysfunction]、sinoatrial node dysfunction、窦房结功能障碍、SND[窦房结功能障碍]
缩写SND
别名窦性心律失常、窦房结问题、窦房结病

窦房结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电生理检查异常
      • 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1500 ms(诊断特异性90%-95%)。
      • 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525 ms(敏感性70%-85%)。
    • 动态心电图(Holter)证据
      • 记录到窦性停搏≥3秒(发生率40%-60%)。
      • 24小时平均心率<45次/分钟(特异性指标)。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心电图依据)

    • 典型心电图表现
      • 静息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钟)(发生率80%-95%)。
      • Ⅱ型或Ⅲ型窦房传导阻滞(发生率30%-50%)。
    • 典型症状组合
      • 脑灌注不足症状(头晕、黑矇、晕厥)合并心动过缓(发生率70%-90%)。
      • 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运动后心率不升)(发生率50%-70%)。
    • 药物激发试验阳性
      • 阿托品试验后心率<90次/分钟(特异性80%-90%)。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电生理证据,需同时满足:
      • 动态心电图记录到≥3秒窦性停搏。
      • 典型脑灌注不足症状(如晕厥)。
      • 排除药物/代谢性因素(如β受体阻滞剂、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标准12导联心电图] A --> C[症状问卷] B --> D[发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C --> E[脑灌注不足症状] D --> F[动态心电图监测] E --> F F --> G{异常?} G -->|是| H[电生理检查] G -->|否| I[药物激发试验] H --> J[SNRT/CSNRT测量] I --> K[阿托品试验] J --> L[确诊] K --> L L --> M[排除性检查] M --> N[心脏MRI] M --> O[甲状腺功能检测] M --> P[电解质筛查]

  2. 判断逻辑

    • 标准心电图
      • 基础筛查工具,静息心率<50次/分钟需进一步评估。
    • 动态心电图
      • 核心诊断工具,捕捉阵发性停搏(≥3秒)或平均心率<45次/分钟。
    • 电生理检查
      • SNRT>1500 ms直接提示窦房结自律性衰竭,CSNRT>525 ms校正基础心率影响。
    • 阿托品试验
      • 迷走神经阻滞后心率仍<90次/分钟,表明内在起搏功能缺陷。
    • 心脏MRI
      • 延迟增强序列显示窦房结区域纤维化(特异性强,但非一线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电生理指标

    • SNRT>1500 ms:提示窦房结起搏细胞严重减少或纤维化,需永久起搏器植入。
    • CSNRT>525 ms:即使基础心率正常,仍提示窦房结功能储备下降。
  2. 药物试验

    • 阿托品试验阳性:排除迷走神经影响,确认器质性病变,指导起搏治疗。
  3. 排除性实验室检查

    • TSH升高+FT4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致继发性心动过缓,需激素替代治疗。
    • 血钾<3.5 mmol/L或>5.5 mmol/L:电解质紊乱诱发一过性功能障碍,纠正后复查。
    • 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合并心肌缺血,需冠脉评估(冠心病使窦房结病变风险增2-3倍)。
  4.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提示心肌炎或淀粉样变性等继发性病因,需心肌活检。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电生理检查(SNRT/CSNRT)或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典型事件(停搏≥3秒)。
  • 辅助检查需阶梯式推进:心电图→动态监测→电生理/药物试验→影像学/实验室排除。
  • 实验室异常重点识别可逆因素(甲减/电解质紊乱)及合并症(冠心病/心肌炎)。

参考文献

  1. Kusumoto FM, et al. 2018 ACC/AHA/HRS Guideline on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Bradycardia and Cardiac Conduction Delay. Circulation. 2019.
  2. Semelka M, et al. Sick Sinus Syndrome: A Review. Am Fam Physician. 2013.
  3. 默沙东诊疗手册(专业版)心血管疾病分册.
  4. Adán V,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ick sinus syndrome. Am Fam Physician.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