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降主动脉夹层形成波及远端Other specified Descending aorta dissection and distal propagation
编码BD50.2Y
关键词
索引词Descending aorta dissection and distal propagation、其他特指的降主动脉夹层形成波及远端
缩写降主动脉夹层、Descending-Aortic-Dissection
别名降主动脉夹层病、胸主动脉夹层远端受累、降主动脉撕裂远端累及、降主动脉剥离波及远端
其他特指的降主动脉夹层形成波及远端(BD50.2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征象:
- 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明确显示降主动脉内膜撕裂,真假腔形成,且夹层向远端延伸累及腹主动脉或分支血管(如髂动脉)。
- 存在以下至少一项特异性特征:
- 合并解剖变异(如主动脉缩窄、二叶式主动脉瓣)
- 病理改变(如中膜囊性坏死)
- 并发症证据(如脊髓动脉受累、分支血管闭塞)
- 影像学直接征象:
-
必须条件(确诊必需):
- 典型症状组合:
- 突发撕裂样胸背痛(强度≥7/10分)伴腹部放射痛
- 下肢脉搏不对称减弱或消失(踝肱指数差值>0.15)
- 影像学确认:
- 明确显示夹层远端延伸超过膈肌平面
- 典型症状组合:
-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
- 血压特征:
- 持续性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伴上下肢血压差>20 mmHg
- 实验室证据:
- D-二聚体>500 μg/L(敏感度>95%)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24小时内降幅>20 g/L)
- 高危因素:
-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马凡综合征)
- 近期胸部创伤或介入手术史
- 血压特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CT血管造影 CTA] B --> B2[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B --> B3[经食管超声 TEE]
C --> C1[D-二聚体] C --> C2[血常规+网织红] C --> C3[心肌酶谱]
D --> D1[四肢血压测量] D --> D2[神经系统评估] D --> D3[器官灌注检查]
判断逻辑:
- CTA/MRA:
- 确诊逻辑:内膜片分隔真假腔+远端延伸至腹主动脉
- 特征解读:
- 假腔血栓化提示慢性化
- 分支血管(腹腔干/肾动脉)起源于假腔→器官缺血风险
- D-二聚体:
- >500 μg/L需立即启动影像学检查
- 阴性结果(<500 μg/L)可排除急性夹层(敏感度>95%)
- 四肢血压测量:
- 下肢收缩压较上肢降低>20 mmHg→提示髂动脉受累
- TEE:
- 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重点评估破口位置与心包积液
三、实验室参考值(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及处理建议 |
---|---|---|
D-二聚体 | <250 μg/L (FEU) | >500 μg/L:急性夹层高度可能,立即行CTA<br>1000 μg/L:提示活动性假腔血流或破裂风险 |
血红蛋白 | 男130-175 g/L 女120-150 g/L |
24h内下降>20 g/L:活动性出血,需紧急手术评估 网织红细胞↑:提示慢性渗漏 |
肌酐 | 59-104 μmol/L (男) 45-84 μmol/L (女) |
急性升高>基线50%:肾动脉受累,需血管介入 |
乳酸脱氢酶 | 125-220 U/L | 持续升高:提示器官缺血(肠/脊髓) |
心肌肌钙蛋白 | <14 ng/L (hs-TnT) | 升高:排除冠脉受累或继发心肌损伤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紧急评估:
- 胸背痛+D-二聚体>500 μg/L→90分钟内完成CTA
- 分型确认:
- 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远端延伸→DeBakey III型
- 合并解剖变异/并发症→归类为BD50.2Y
- 风险分层:
- 高危标志: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乳酸持续升+意识障碍
参考文献:
- 2022 ESC主动脉疾病管理指南
- UpToDate临床医学数据库(2024)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动脉夹层诊断治疗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