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或动脉夹层Aneurysm or dissection of other precerebral arteries
编码BD51.2
关键词
索引词Aneurysm or dissection of other precerebral arteries、其他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或动脉夹层、其他颅外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与基底动脉夹层、基底动脉瘤与基底动脉主干夹层
同义词Aneurysm or dissection of other extracranial arteries
缩写ACA动脉瘤或夹层、前大脑A瘤/夹层
别名大脑前动脉异常扩张、大脑前动脉血管壁撕裂、前脑动脉瘤、前脑动脉夹层
其他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或动脉夹层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检查阳性: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评估颅内血管状况的金标准,能够准确描绘出动脉瘤大小、形状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DSA可以明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特征。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或 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CTA):无创性替代方案,用于筛查和随访。MRA 和 CTA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 85%-95% 左右。
- 影像学检查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头痛:突发剧烈头痛,常被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尤其是在动脉瘤破裂出血时(70%-90%)。
- 神经功能障碍:根据受影响的具体区域不同,可能出现偏瘫、感觉丧失、言语困难等症状。
- 意识状态改变:在急性大量出血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混乱、嗜睡甚至昏迷(5%-10%)。
- 体征:
-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或消失、感觉测试异常、语言功能受损等。
- 颅内压增高迹象:头部 CT 扫描显示脑室系统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高,80%-90%),提示存在占位效应。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 DSA 检查结果,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头痛+神经功能障碍)。
- 影像学检查(如 MRA 或 CTA)阳性。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头部 CT/MRI:
- 头部 CT 平扫:快速识别蛛网膜下腔出血(SAH),CT 上表现为高密度影(新鲜出血)或低密度区(陈旧性出血/水肿),发生率约为 90%-95%。
- MRI:有助于观察未破裂动脉瘤以及周围软组织情况;T2 加权序列可显示慢性血肿信号。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能够准确描绘出动脉瘤大小、形状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计算机断层血管摄影(CTA):无创性替代方案,用于筛查和随访,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 85%-95% 左右。
- 头部 CT/MRI:
-
临床鉴别检查:
- 神经系统查体:详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包括肌力、感觉、语言等功能。
- 眼科检查:评估瞳孔变化和眼睑下垂等情况,有助于发现 Horner 综合征等眼部症状。
- 听力检查:评估是否有听觉障碍,尤其是当病变影响到相关血管时。
-
血液学检查:
- 常规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指示急性期炎症反应(约 50%-70%)。
- 凝血功能检测:PT/INR、APTT 延长可能提示存在凝血机制紊乱(10%-20%),尤其是有出血倾向者。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影像学检查:
- 头部 CT:高密度影(新鲜出血)或低密度区(陈旧性出血/水肿),提示动脉瘤破裂或出血。
- MRI/T2 加权序列:显示慢性血肿信号,有助于评估未破裂动脉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
- DSA:直接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是诊断的金标准。
- MRA/CTA:无创性检查,用于筛查和随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血液学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急性期炎症反应,常见于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急性期。
- 凝血功能检测:PT/INR、APTT 延长可能提示存在凝血机制紊乱,增加出血风险。
-
其他实验室检查:
- C 反应蛋白(CRP):显著升高(>5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
- 红细胞沉降率(ESR):非特异性炎症活动标志,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特别是 DSA),结合典型症状及体征。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如 CT、MRI、MRA、CTA)和临床评估(神经系统查体、眼科检查)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影像学结果和其他临床表现。
权威依据:《神经病学》教科书、最新发表的研究论文及相关临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