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丝虫病淋巴水肿Lymphoedema due to lymphatic filariasis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编码BD93.13

关键词

索引词Lymphoedema due to lymphatic filariasis、淋巴丝虫病淋巴水肿、丝虫性象皮病、淋巴丝虫病继发淋巴水肿,分类在他处
同义词Filarial elephantiasis、Lymphoedema secondary to lymphatic filariasis classified elsewhere
缩写LFLE
别名象皮肿、丝虫病淋巴水肿、丝虫性淋巴水肿

(BD93.13)淋巴丝虫病淋巴水肿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急性期症状

    • 反复发作的发热: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高热,伴有寒战和出汗(常见,约60%-80%)。
    • 局部疼痛:受累部位如四肢、腹股沟等处出现疼痛,活动后加重(常见,约50%-70%)。
    • 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伴有淋巴结肿大(常见,约70%-90%)。
  2. 慢性期症状

    • 淋巴水肿:主要发生在下肢,但也可影响上肢、外生殖器等。初期为凹陷性水肿,后期逐渐发展为非凹陷性硬性象皮肿(常见,约70%-90%)。
    • 皮肤增厚:受累部位皮肤逐渐变硬、粗糙,失去弹性(常见,约50%-70%)。
    • 皮肤瘙痒:由于继发感染或慢性炎症,导致皮肤瘙痒感(较少见,约20%-30%)。

其他可能症状

  1. 乳糜尿:尿液呈乳白色或牛奶样,含有大量脂质(较少见,约10%-20%)。
  2. 鞘膜积液:男性患者可能出现阴囊肿大,内含乳糜液(较少见,约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淋巴结肿大
    • 受累区域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常见,约50%-70%)。
  2. 淋巴管曲张
    • 淋巴管扩张,形成曲张状改变,常见于下肢(常见,约40%-60%)。
  3. 淋巴水肿
    • 早期为凹陷性水肿,晚期则变为硬性、非凹陷性象皮肿(常见,约70%-90%)。
  4. 皮肤变化
    • 皮肤增厚、硬化,出现苔藓样或鳞屑样改变(常见,约50%-70%)。

非典型体征

  1. 精索炎
    • 男性患者可能伴有精索炎症,表现为阴囊红肿、疼痛(较少见,约10%-20%)。
  2. 乳糜尿
    • 尿液静置后可见分层现象,上层为脂质层(较少见,约10%-2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血液检查
    • 微丝蚴检测:夜间血涂片检查可发现微丝蚴,阳性率约为40%-70%。
  2. 淋巴核素扫描显像
    • 可显示淋巴管阻塞及淋巴结肿大(异常率约80%-90%)。
  3. 超声检查
    • 可显示淋巴管扩张、淋巴结肿大及软组织增厚(异常率约70%-90%)。
  4. X线检查
    • 严重象皮肿患者可能出现皮下组织纤维化影像(少见,约10%-20%)。

注: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感染阶段及治疗情况而异。急性期以炎症反应为主,慢性期则以淋巴系统阻塞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