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继发性动脉和小动脉疾患Other specified Secondary disorders of arteries and arterioles
编码BD53.Y
关键词
索引词Secondary disorders of arteries and arterioles、其他特指的继发性动脉和小动脉疾患、继发性主动脉瘤、继发性主动脉炎、疾病引起的主动脉炎、继发性周围血管病、分类于他处疾病引起的周围血管病、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
别名继发性动脉病、继发性小动脉病、外周动脉病、周围血管病
其他特指的继发性动脉和小动脉疾患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ICD-11编码:BD53.Y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血管造影/组织病理学证据: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成像(CTA)显示动脉狭窄≥70%、闭塞或瘤样扩张(如继发性主动脉瘤)。
- 组织活检证实血管壁炎症、脂质沉积或平滑肌增生(如动脉囊性中层病变)。
- 血管造影/组织病理学证据: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基础疾病确诊:
- 明确存在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糖尿病(HbA1c≥6.5%)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抗核抗体阳性)。
- 血管功能障碍证据:
- 至少一项典型症状(间歇性跛行、胸痛)或体征(脉搏消失、血管杂音)。
- 基础疾病确诊: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实验室指标异常:
- LDL-C≥4.1 mmol/L,CRP≥10 mg/L,ESR≥40 mm/h。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显示内膜增厚≥1.0 mm或斑块形成。
- 危险因素:
- 吸烟史(≥10包年)、BMI≥30 kg/m²或家族性心血管病史。
- 实验室指标异常: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与判断逻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血脂谱:LDL-C, HDL-C) B --> B2(炎症标志物:CRP, ESR) B --> B3(血糖/HbA1c) B --> B4(自身抗体:ANA, RF)
C --> C1(血管超声:内膜厚度, 斑块) C --> C2(CTA/MRA:狭窄程度) C --> C3(DSA:金标准) C --> C4(眼底检查:动脉硬化)
D --> D1(踝肱指数:ABI<0.9) D --> D2(运动负荷试验)
判断逻辑:
-
实验室检查:
- 血脂谱:LDL-C≥4.1 mmol/L提示脂质代谢异常,需联合他汀治疗。
- CRP/ESR升高:>3倍正常值提示活动性炎症,需排查自身免疫病。
- HbA1c≥6.5%:确诊糖尿病性血管病变。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内膜增厚≥1.0 mm为异常,斑块钙化提示慢性病变。
- CTA/MRA:狭窄≥70%需介入治疗,瘤样扩张直径>5.5 cm需手术。
- 眼底检查:动脉银丝征提示全身性小动脉硬化。
-
功能评估:
- ABI<0.9:诊断下肢缺血,>1.3提示动脉钙化。
- 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提示冠状动脉储备不足。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
LDL-C | <3.4 mmol/L | ≥4.1 mmol/L: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 启动他汀治疗,目标值<2.6 mmol/L |
CRP | <5 mg/L | ≥10 mg/L:提示血管炎症活动 | 排查感染/自身免疫病,抗炎治疗 |
ESR | <20 mm/h(男)<30 mm/h(女) | ≥40 mm/h:支持大动脉炎或感染性血管病变 | 结合影像学确认病变范围 |
HbA1c | <5.7% | ≥6.5%:确诊糖尿病性血管病 | 强化血糖控制(目标<7.0%) |
ANA | 阴性(<1:80) | 阳性(≥1:160):提示SLE相关血管炎 | 免疫抑制剂治疗 |
纤维蛋白原 | 2-4 g/L | >4.5 g/L:高凝状态,血栓风险↑ | 抗凝治疗(如肝素)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 金标准:DSA/CTA显示血管狭窄≥70%或活检证实血管病变 + 必须条件(基础疾病+血管功能障碍)。
- 鉴别诊断:
- 原发性动脉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需排除继发性病因。
- 关键预警指标:
- LDL-C≥4.1 mmol/L + CRP≥10 mg/L + 影像学狭窄≥50% → 高进展风险。
参考文献:
- 《ICD-11临床实践指南》(WHO, 2023)
-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动脉疾病诊疗指南》(2024)
-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专家共识》(ADA,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