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valve insufficiency
编码BB71
子码范围BB71.0 - BB71.Z
关键词
索引词Aortic valve insufficiency
同义词aortic insufficiency、aortic valve incompetency、AI - [aortic incompetence]、incompetent aortic valve、AR - [aortic regurgitation]、calcific aortic valve regurgitation、myxomatous aortic valve regurgitation、annular incompetency of aortic valve、Austin Flint murmur、Flint murmur、主动脉瓣钙化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黏液样变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环关闭不全、AI[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主动脉瓣关闭不全]、Flint杂音、Austin Flint 杂音、奥斯汀弗林特氏杂音、AI[主动脉(瓣)闭锁不全]、AR[主动脉(瓣)反流]、弗林特杂音
缩写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简称-Aortic-Insufficiency-简称AI
别名主动脉瓣泄露-心脏瓣膜病-心瓣膜疾病-英文Aortic-Valve-Disease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严重度
--重度--中度--轻度病程分级
--慢性--急性具有病因
NB31 心脏损伤
NB31.2心脏未特指的损伤,不伴胸腔开放性伤口NB31.Y其他特指的心脏损伤NB31.Z未特指的心脏损伤NB31.3心脏未特指的损伤,伴胸腔开放性伤口NB31.10心脏挫伤,不伴心包积血NB31.1心脏损伤,不伴心包积血NB31.1Y其他特指的心脏损伤,不伴心包积血NB31.1Z未特指的心脏损伤,不伴心包积血NB31.40二尖瓣损伤NB31.0心脏损伤,伴心包积血NB31.0Y其他特指的心脏损伤,伴心包积血NB31.0Z未特指的心脏损伤,伴心包积血NB31.03心脏大撕裂,伴心包积血NB31.01心脏小撕裂,伴心包积血NB31.4心脏瓣膜损伤NB31.4Y其他特指心脏瓣膜的损伤NB31.4Z未特指的心脏瓣膜损伤NB31.11心脏撕裂,不伴心包积血NB31.00心脏挫伤,伴心包积血NB31.02心脏中度撕裂,伴心包积血4A45 抗磷脂综合征
4A45.Z未特指的抗磷脂综合征4A45.2妊娠期抗磷脂综合征4A45.3狼疮抗凝物-低凝血酶原血症综合征4A45.1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4A45.0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4A45.0主动脉弓综合征BD50.1 升主动脉夹层形成未越过主动脉弓
BD50.11升主动脉夹层形成未越过主动脉弓伴破裂BD50.1Z未特指的升主动脉夹层形成未越过主动脉弓BD50.10升主动脉夹层形成未越过主动脉弓伴穿孔FA92.0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FA92.0Y其他特指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FA92.0Z未特指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FA92.01骶髂关节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FA92.00脊柱附着点炎FA92.00巨细胞动脉炎BD50.0 胸、升主动脉夹层形成并越过主动脉弓
BD50.01胸、升主动脉夹层形成及越过主动脉弓伴破裂BD50.0Z未特指的胸、升主动脉夹层形成并越过主动脉弓BD50.00胸、升主动脉夹层形成及越过主动脉弓伴穿孔BD50.00获得性升主动脉或根部扩张FA20 类风湿性关节炎
FA20.1血清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FA20.0血清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FA20.Z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学未特指4A40.0 系统性红斑狼疮
4A40.0Y其他特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A40.0Z未特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A40.00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皮肤LD28.0 马凡综合征或马凡相关疾患
LD28.00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指[趾]LD28.01马凡综合征LD28.0Y其他特指的马凡综合征或马凡相关疾患LD28.0Z未特指的马凡综合征或马凡相关疾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心脏瓣膜病的一种,具体指在心脏舒张期时,由于主动脉瓣不能完全闭合,导致部分血液从升主动脉逆流回左心室。这种情况可以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并且常见于男性。根据其病理生理学特点,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通常伴有严重的症状和体征,而慢性病变则可能长期无明显症状直至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
病因学特征
-
瓣膜结构异常:
- 先天性的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 BAV)是常见的解剖变异之一,这类瓣膜容易发生钙化、退行性变从而影响其正常开闭功能。
- 主动脉瓣环扩张,如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所引起的主动脉根部扩大,亦可造成瓣膜相对性关闭不全。
-
退行性改变:
- 随着年龄增长,主动脉瓣可能会出现钙化现象,这会导致瓣叶变得僵硬并限制了其正常闭合能力。
- 黏液样变性是一种少见但重要的原因,它使瓣膜组织变薄、松弛甚至脱垂,最终丧失有效屏障作用。
-
感染性疾病:
-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最主要的获得性病因之一,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直接侵犯瓣膜组织,形成赘生物,破坏原有结构,阻碍瓣膜关闭。
- 有时即使治愈了感染,遗留下的疤痕也可能永久性地损害瓣膜功能。
-
其他因素:
- 瓣膜炎症反应(如风湿热)、肿瘤压迫、创伤损伤等也可引发急性或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在一些情况下,主动脉夹层累及瓣膜装置或者进行过心脏手术后可能出现此问题。
病理机制
- 血流动力学变化:当主动脉瓣无法完全封闭时,每次心脏收缩排出的部分血液会在舒张期间倒流入左心室,增加了左心室的工作负担,久之可引起心肌肥厚甚至心力衰竭。
- 左心系统压力增高:持续的反流使得左心室必须更加努力泵血以维持足够的前向血流量,进而导致左心房、肺静脉乃至整个肺循环的压力上升,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
- 杂音产生:典型的Austin Flint杂音是由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高速反流通过二尖瓣口形成的湍流所致,具有诊断价值。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轻度患者可能多年无症状;中重度者常有疲劳、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表现。
- 体征发现:听诊可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最为响亮;重症病人还可能出现周围血管征象如水冲脉、枪击音等。
参考文献:心血管疾病相关专业书籍、期刊文章(例如《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