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Unspecified Congenital pure red cell aplasia
编码3A60.Z
关键词
索引词Congenital pure red cell aplasia、未特指的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先天性红细胞再生障碍 [possible translation]、婴儿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possible translation]、婴儿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 [possible translation]、红细胞发育不良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纯红细胞贫血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红系增生低下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纯红细胞贫血、先天性红系增生低下、先天性红细胞再生障碍、先天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发育不良、婴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婴儿红细胞再生障碍
缩写DBA、Diamond-Blackfan-anemia
别名Diamond-Blackfan贫血、先天性红系造血不良
未特指的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骨髓活检:显示红系前体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失(<5%有核细胞),同时粒系和巨核系细胞数量正常(≥30%有核细胞)。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进行性贫血:婴儿期(<1岁)出现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90 g/L),伴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持续低下(<10×10⁹/L)。
- 红系生成障碍:骨髓中红系前体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红系占有核细胞比例<5%)。
- 排除其他病因:
- 基因检测排除Diamond-Blackfan贫血(RPS19、RPL5等核糖体蛋白基因突变阴性)。
- 排除继发性因素(如细小病毒B19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毒性等)。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血象特征:
-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MCV 80-100 fL)。
- 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正常(WBC 4-10×10⁹/L, PLT 150-400×10⁹/L)。
- 生化指标:
- 红细胞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升高(>40 U/g Hb)。
- 胎儿血红蛋白(HbF)持续升高(>5%,超出年龄正常范围)。
- 临床特征:
- 发育迟缓(身高/体重低于同年龄第3百分位)。
- 无典型先天性畸形(如拇指异常或颅面部畸形)。
- 血象特征: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核心诊断检查] --> B[全血细胞计数] A --> C[网织红细胞计数] A --> D[骨髓穿刺与活检] A --> E[基因检测-核糖体蛋白基因] F[鉴别诊断检查] --> G[病毒学检测-细小病毒B19] F --> H[自身抗体筛查] F --> I[染色体核型分析] J[并发症评估] --> K[超声心动图] J --> L[骨骼X线] M[随访监测] --> N[血红蛋白电泳] M --> O[红细胞生成素水平] -
判断逻辑:
- 全血细胞计数:
- 孤立性贫血(Hb↓)伴网织红细胞↓→提示纯红再障。
- 若三系减少→需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
- 骨髓活检:
- 红系前体细胞<5%→支持CPRCA诊断。
- 若粒系异常→需排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基因检测:
- 核糖体蛋白基因突变阳性→诊断为DBA(非本类目)。
- 突变阴性→支持未特指CPRCA。
- 病毒学检测:
- 细小病毒B19 IgM阳性→提示获得性纯红再障。
- 全血细胞计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
网织红细胞计数 | 20-100×10⁹/L | <10×10⁹/L:骨髓红系生成衰竭标志 | 需立即骨髓检查 |
骨髓红系比例 | 15-25%有核细胞 | <5%:确诊性指标,反映红系选择性缺失 | 结合基因检测排除DBA |
HbF | <1%(>6月龄) | >5%:提示红系发育停滞,持续升高支持先天性病因 | 监测贫血进展 |
ADA活性 | 10-20 U/g Hb | >40 U/g Hb:红系代谢异常标志,见于先天性红系障碍 | 辅助鉴别获得性再障 |
血清EPO水平 | 4-30 mIU/mL | 显著升高(>500 mIU/mL):反映组织缺氧,但治疗反应差提示内在造血缺陷 | 评估输血需求 |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 阴性 | 阳性→提示免疫介导溶血,需排除继发性病因 | 加做免疫抑制治疗评估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确诊:依赖骨髓活检(红系前体细胞缺失)和排除性诊断(基因检测阴性+排除继发因素)。
- 关键辅助:网织红细胞计数和HbF是筛查敏感指标;ADA活性升高提供支持证据。
- 鉴别重点:
- 与DBA鉴别:通过核糖体蛋白基因检测。
- 与获得性纯红再障鉴别:通过病毒学/免疫学检查。
- 监测指标:定期检测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评估输血依赖性和治疗反应。
参考文献:
- 《威廉姆斯血液学》(第10版)先天性红细胞生成障碍章节
- 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诊断共识(2023)
- 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22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