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其他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Other specified Acquired other vitamin B deficiency anaemia
编码3A03.4Y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other vitamin B deficiency anaemia、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其他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
缩写其他特指获得性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获得性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其他特指
别名获得性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其他类型、其他类型的获得性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其他特指的获得性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获得性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其他、其他特指的获得性维生素B群缺乏性贫血、获得性维生素B群缺乏性贫血-其他特指
其他特指的获得性其他维生素B缺乏性贫血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血清维生素水平测定:
- 血清维生素B6(吡哆醇)< 30 nmol/L
- 血清维生素B2(核黄素)< 5 μg/L
- 红细胞转酮醇酶活性系数(ETK-AC)≥ 1.25(维生素B1缺乏)
- 骨髓象检查:
- 红系增生伴成熟障碍
- 铁染色显示环形铁粒幼细胞 ≥ 15%(维生素B6缺乏特征)
- 血清维生素水平测定: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贫血实验室证据:
- 血红蛋白(Hb)< 130 g/L(男性)或 < 120 g/L(女性)
-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70-85 fL(小细胞或正细胞性贫血)
- 特定维生素缺乏证据:
- 至少一种非B12/叶酸的B族维生素水平低于临界值
- 排除其他贫血病因:
- 血清铁蛋白 > 30 μg/L(排除缺铁性贫血)
- 维生素B12 > 200 pg/mL 且叶酸 > 4 ng/mL
- 贫血实验室证据: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乏力 + 皮肤苍白 + 以下至少1项:
- 口角炎/唇炎(维生素B2缺乏)
- 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6缺乏)
- 心动过速(心率 > 100次/分)
- 风险因素:
- 长期酒精滥用/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疾病史
- 使用维生素拮抗药物(如异烟肼、抗癫痫药)
- 典型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血液学检查] A --> C[维生素评估] A --> D[病因筛查] B --> B1[全血细胞计数] B --> B2[外周血涂片] B --> B3[网织红细胞计数] C --> C1[血清维生素B6/B2] C --> C2[ETK-AC检测] C --> C3[尿甲基丙二酸] D --> D1[铁代谢指标] D --> D2[肝肾功能] D --> D3[自身抗体筛查]
判断逻辑:
- 全血细胞计数:
- Hb↓ + MCV正常/偏低 → 提示非巨幼细胞性贫血
- 若伴血小板/白细胞异常 → 需排查骨髓疾病
- 外周血涂片:
- 低色素性红细胞 + 大小不均 → 支持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 出现靶形细胞 → 提示维生素B6缺乏
- ETK-AC检测:
-
1.25 → 维生素B1缺乏
- 结合血清B2/B6水平 → 明确具体缺乏类型
-
- 尿甲基丙二酸:
- 正常水平 → 排除维生素B12缺乏
- 铁代谢指标:
- 铁蛋白正常 + 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 → 区别于缺铁性贫血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血红蛋白 | ♂ 130-175 g/L | <120 g/L:确诊贫血;70-90 g/L:重度贫血需紧急干预 |
♀ 120-155 g/L | ||
血清维生素B6 | 30-150 nmol/L | <20 nmol/L:明确缺乏;20-30 nmol/L:临界缺乏需结合症状 |
血清维生素B2 | 5-30 μg/L | <3 μg/L:严重缺乏;伴口角炎有诊断价值 |
ETK-AC | <1.25 | >1.25:硫胺素缺乏;>1.4:需静脉补充治疗 |
铁蛋白 | 30-400 μg/L | >100 μg/L:排除缺铁性病因;<30 μg/L:需考虑混合性贫血 |
LDH | 120-250 U/L | 轻度升高(250-400 U/L):提示无效造血,需监测骨髓功能 |
网织红细胞 | 0.5%-2.5% | <0.5%:骨髓造血衰竭;>2.5%:需排查溶血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维生素B6 < 20 nmol/L:
- 立即补充吡哆醇(50-100 mg/天)
- 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如停用异烟肼)
- ETK-AC > 1.4:
- 静脉注射硫胺素100 mg/天 × 7天
- 筛查Wernicke脑病风险
- Hb < 70 g/L:
- 输注浓缩红细胞
- 紧急排查出血/溶血等并发症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筛查:全血细胞计数 → 发现贫血
- 分型:MCV+外周血涂片 → 确定小细胞/正细胞性
- 确诊:维生素检测+骨髓检查 → 明确B族维生素缺乏
- 溯源:药物史/饮食评估 → 锁定病因
- 监测:治疗后复查网织红细胞 → 评估造血恢复
参考文献:
- WHO《营养性贫血诊断与管理指南》(2023)
- 《血液病学》(第8版,Hoffman主编)
- 中华医学会《维生素缺乏症诊疗共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