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是常见的发酵乳制品,虽然含有益生菌和钙,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有些朋友喝了酸奶会肚子疼,主要和乳糖代谢不好、肠胃神经敏感这两个原因有关。有研究发现,全球大概65%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亚洲人比欧美人更常见。
如果身体分泌的乳糖酶不够,没被分解的乳糖进到肠道里,会被肠道里的微生物发酵,产生气体和短链脂肪酸,容易引起腹胀、肚子绞痛之类的不舒服。还有些人对牛奶蛋白会有迟发性过敏,一般吃了乳制品后2-6小时出现症状,比如肚子疼、拉肚子或者皮肤痒。
运动后或运动中肚子疼,和身体里的血液重新分配有关。剧烈运动时,流向肠胃的血液会减少30%-50%,肠胃的平滑肌因为缺氧会痉挛。研究还发现,运动前吃高脂高蛋白的食物会加重这种不舒服。所以建议运动前2小时吃点容易消化的,比如香蕉、全麦面包之类的。
吃饭时的化学刺激也会导致肚子疼。胃黏膜上的化学感受器对酸、辣、酒精这些东西很敏感,如果刺激太强,就会触发疼痛反应。有慢性胃病的人,肚子疼的规律很明显:比如胃溃疡一般是吃完饭后1小时疼,胃炎则是空腹的时候觉得烧得慌,吃点东西能缓解。
用热毛巾或暖水袋敷肚子缓解肠胃痉挛是有科学道理的。局部变热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物质的代谢。有研究说,40℃的热敷能让肠胃的血流量增加28%。不过要注意,如果右下腹疼还发烧,别热敷,赶紧去医院查是不是有器质性问题。
建议大家建立自己的肠胃健康档案:
- 乳制品耐受测试:先从少量常温酸奶开始喝,慢慢加量,观察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 运动餐时间表:记一下不同运动强度下,吃饭和运动间隔多久会舒服;
- 疼痛日记:详细写清楚肚子疼的位置、疼了多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温度敏感度测试:试试喝冷的和热的饮料,看对肠胃的刺激有什么不一样。
肠胃系统有超过1亿个神经元,是人体重要的“第二大脑”。如果经常肚子疼,建议记一下饮食和运动的日志,系统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是症状持续超过2周,一定要及时去做胃肠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