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压达到104mmHg时,说明心血管系统出了问题。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舒张压≥90mmHg就是高血压,现在这个数值已经超过标准,提示血管阻力比正常水平高,如果一直不干预,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上升。
血压怎么看?先懂收缩压和舒张压
血压由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组成,能反映心脏泵血能力和血管弹性状态。舒张压主要代表外周血管的阻力,要是低压超过100mmHg,通常说明小动脉绷得太紧了。研究发现,单纯低压高的人大多是年轻人,常见原因是交感神经太兴奋或者胰岛素抵抗。
要不要吃药?听医生的专业判断
现在的降压药通过不同原理调节血压:钙通道阻滞剂能抑制钙离子进入血管,让血管平滑肌放松,适合血管张力高的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糖尿病或肾脏损害的人用这个药还有额外好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时不影响缓激肽代谢,适合吃其他药会干咳的人。吃什么药得让医生评估,指南建议:年轻人初诊优先单药起始,老年人要考虑血压波动情况。降压目标因人而异,一般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生活方式改对了,低压能降下来
吃饭遵循“三增三减”原则:1.增钾减钠:每天钠摄入量≤5g(约1茶匙盐),同时保证2600mg钾,多吃香蕉、菠菜等高钾食物;2.增镁减脂:每天吃300mg镁,全谷物、坚果里有;3.增纤减糖:膳食纤维每天吃25-30g,用全谷物代替精制碳水化合物。
运动按“1357”框架来:每天运动1次,每次30分钟有氧运动,每周动5天,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游泳、骑自行车、快走都适合,打太极对改善血管弹性特别好。
在家测血压?得按规范来
居家监测要守规矩:固定每天晨起和傍晚测量;用经认证的电子血压计,坐着测;记录数值画周度趋势图;别在剧烈运动后、情绪波动时马上测;发现持续异常赶紧就医。
压力大?这些方法帮你稳血压
压力管理试试正念训练:每天早上做10分钟腹式呼吸;压力大时用“3-5-7呼吸法”(吸气3秒、屏息5秒、呼气7秒);每周做3次认知行为疗法训练。研究证实,连续8周正念干预能让舒张压平均降4-6mmHg。
如果低压连续2周以上维持在100mmHg以上,或者有头晕、胸闷等症状,要及时看心血管专科。医生会结合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风险,制定干预方案。任何药物调整都得听医生的,别自己改。
最新研究显示,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加地中海饮食,能让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风险降低52%。血压管理得有科学认识,靠长期健康习惯才能实现长期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