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刷牙照镜子,要是发现舌头像裹了层甩不掉的“白纱”,有时候还有点烧得慌,别不当回事——这可能是口腔里的“菌群小世界”乱了。本来念珠菌是口腔里安分的“原住民”,可要是免疫力弱了、总用抗生素或者爱喝高糖饮料,它就会“反客为主”,在舌头上堆出一层“雪花似的”白膜。最近《口腔微生物学杂志》有研究说,现在人因为常吃抗生素、爱啃蛋糕奶茶等高糖食物,嘴里带念珠菌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这真菌可不只盯着口腔——要是顺着消化道“跑”,还可能让全身免疫跟着“紧张”。
教你三招“治白苔”
1. 找医生用“抗真菌武器”
如果白苔占了舌头1/3以上,得赶紧找医生——他们会开抗真菌的药,比如含制霉菌素的漱口水、氟康唑片这些常用的。但一定要听医生的疗程,就像打蟑螂得连卵都端了,不然刚好点又复发。
2. 守住口腔“生态防线”
- 先“物理清除”:用舌苔刷顺着舌头往舌尖方向轻刮(45度角,别太用力),再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漱漱口,能把真菌“数量”压下去;
- 让“好细菌”帮忙:嚼点乳酸菌素片,或者喝无糖酸奶——好细菌多了,就能“挤走”搞事的念珠菌;
- 别给真菌“留活路”:别吃太烫的东西,念珠菌最怕热,热食会刺激它更活跃。
3. 全身调理“补底气”
- 把免疫力“养起来”:每天睡够7-8小时,多吃点含维生素B(比如糙米、瘦肉、西兰花)和锌(比如生蚝、坚果、鸡蛋)的食物——这些是免疫系统的“燃料”;
- 跟糖“划清界限”:奶茶、蛋糕、可乐这些精制糖别多吃,研究说高糖会让念珠菌“疯长”;
- 别让压力“压垮”口腔:每天花5分钟深呼吸(慢慢吸4秒、屏2秒、呼6秒),长期压力大只会让口腔黏膜的“防御力”越来越弱。
这些情况赶紧找医生
要是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别硬扛,赶紧去口腔科:
- 白苔爬到喉咙里,或者舌头出现红斑点;
- 按上面的方法弄了两周,白苔一点没少;
- 总觉得口干、吃不出味道,甚至咽东西费劲;
- 戴假牙的人,假牙下面的牙龈烂了。
特别提醒:有糖尿病、免疫力弱的人(比如化疗病人、长期吃激素的人),要是嘴里长白苔,可能是身体里的病有变化,得更勤查口腔。
教你“防复发”的黄金招
- 牙刷三个月一换——别用太久,刷毛里藏的细菌会“卷土重来”;
- 戴假牙的人,晚上一定要摘下来泡在消毒液里(别戴着睡觉);
- 用含氟牙膏——防止顺便长龋齿;
- 每周用棉签蘸点小苏打粉,轻轻擦舌面——小苏打能中和口腔酸性,让念珠菌没法活。
最后要记牢:所有抗真菌药都得听医生的,尤其是口服药可能会影响肝功能,得定期查;外用的漱口水虽然安全点,但也别长期用,不然真菌会“耐药”,以后再用就没效了。第一次得这个病的人,一定要去口腔科好好查,按医生说的治到底——别自己瞎试,越试越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