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耳鸣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最近有研究发现,它和血液系统的异常关系挺密切的——如果耳鸣持续超过24小时,得小心潜在的血液问题,尤其是贫血相关的耳鸣。
贫血引发耳鸣的三大原因
- 内耳缺氧“闹脾气”
红细胞是身体里运送氧气的“小卡车”,当红细胞数量比正常少的时候,耳朵里的耳蜗外毛细胞特别容易缺氧气。要知道,耳蜗外毛细胞对缺氧的敏感度比视网膜细胞还高,哪怕是轻度贫血,都可能让听觉信号传得“乱了套”,引发耳鸣。 - 血液变稀影响耳循环
中度贫血会让血液变稀,耳朵里的微小血管循环也会跟着受影响。血红蛋白(红细胞里带氧的蛋白)少了,耳朵里的小血管会受到更大的血流冲击力——有临床观察显示,血红蛋白每少10g/L,耳朵小血管痉挛的风险就会跟着上升。 - 基础耳病“雪上加霜”
如果本身就有耳朵的基础病(比如梅尼埃病),贫血会让病情更严重。比如梅尼埃病患者要是有贫血,耳朵里内淋巴积水的概率会明显变高,这和红细胞带氧能力下降、导致耳朵里的离子通道没法正常工作有关。
持续性耳鸣要排查这些问题
当耳鸣持续超过24小时,得重点留意以下几种情况:
- 血管问题:突然一只耳朵耳鸣,还觉得头晕、平衡不好,得考虑是不是耳蜗动脉堵了;
- 免疫性耳病:同时有关节疼、皮肤起疹子,要查是不是自身免疫问题伤了内耳;
- 代谢问题: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耳鸣可能是耳朵里小血管出问题的信号;
- 神经问题:伴随头疼、脸上发麻或奇怪感觉,得排除听神经瘤之类的病变。
科学应对耳鸣的3个方法
- 吃对食物补气血
调整饮食结构,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比如每周吃3次红肉(每次150g左右)、5次深海鱼(每次200g左右)。还要注意,别在吃饭前喝抑制铁吸收的饮料(像茶、咖啡),避免影响铁的吸收。 - 动起来改善耳循环
在医生指导下做适度运动,比如水中行走,能帮耳朵改善血液循环;颈椎牵引得找专业康复医生评估后再做,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问题。 - 规范检查找原因
就诊时建议做这些检查:血常规(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检测、耳声发射测试、头颈动脉彩超;如果有眩晕,还要加做前庭功能评估和内耳MRI水成像。
这些情况要立刻就医
要是出现以下情况,别犹豫赶紧去医院:
- 同时突然听力下降(3天内下降超过30分贝);
- 平衡不好或看东西异常;
- 耳鸣声音变规律(比如跟着心跳、脉搏跳);
- 有房颤的人突然开始耳鸣。
临床数据表明,大部分持续性耳鸣患者通过多学科检查能找到原因。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查血红蛋白,育龄女性、吃特殊饮食的人(比如素食者)要定期做铁代谢指标筛查,从源头预防耳朵的问题。


